至於其他河南、開封各官則是在大殿內就座,而永寧伯帳下幕僚如孫時相、劉承祖、胡以溫等人皆赫然在座,由此可見“剿賊提督”這四個字的份量。
…………
“張誠,咱家臨出宮時候,萬歲爺曾吩咐咱家,要代他老人家敬永寧伯三盞酒!”
王承恩的話才一出口,永寧伯張誠猛地從座位上站起,正待俯身跪下謝恩,卻見天使王承恩伸出手來將他攙住,又道:“萬歲爺說了‘敬酒,非賜酒,無須那些繁文縟節,不必謝恩’。永寧伯還是回座席上坐好吧。”
雖然聽王承恩如此說,張誠仍然堅持著叩謝了皇恩浩蕩,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永寧伯,這是第一盞酒,咱家代皇爺敬你‘兩救開封危局,穩定中原局勢’!”
王承恩坐在原處未動,只是微微欠身舉起了手中的酒盞,可永寧伯張誠卻是急急站起身來,雙手託著酒盞平胸舉起。
“張誠,謝皇上隆恩!”
在周王與高名衡二人的矚目下,他們雙雙一飲而盡,旁邊伺候著的周王宮女娥忙給他們重新斟滿酒盞。
“永寧伯,這是第二盞酒,咱家代皇爺敬你‘兩蹶名王,錦州城下殺敗建奴,狠挫虜賊氣焰’!”
張誠依著前次模樣起身謝恩飲酒。
“永寧伯,這第三盞酒,咱家代皇爺敬你‘以勳貴統軍,剿賊寇安中州,扶大廈之將傾,救國朝於危亡’!”
張誠聽了此言心中大吃一驚,頓覺得“咯噔”一下,竟不知該如何喝下這一盞酒了……
…………
要說前兩件事那都已成事實,皆為前功,張誠這酒喝得毫無壓力,更在心中感念君王還記得自己以往的些許舊功勞。
可這第三盞酒,那就完全不一樣啦!
說他“以勳貴統軍”,只這一句話就已經將他推到了滿朝文官士子的對立面,但好在還有勳臣貴戚們可以統戰一下,對此他倒是並未過多在意。
那下面的話語才是真正的殺傷力巨大啊……
“剿賊寇安中州,扶大廈之將傾,救國朝於危亡”,這話語自然沒有錯,當今崇禎皇帝對於張誠的期望,也是屬實如此。
可有一點張誠心裡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捧得越高,將來摔得就會越狠!
這就好比當年的袁崇煥大都督,他不就是因為一句“五年平遼”的大話,而落得個最終被“千刀萬剮”的境地嗎?
雖說這裡面還摻雜了許許多多其他各種因素,但這句“五年平遼”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由之一。
但此刻的王承恩可是代皇上敬酒,而張誠已經吃了前面的兩盞,這最後一盞酒又如何能推託呢?
…………
只見永寧伯“噗通”一聲,就跪在了王承恩的身邊,他面對著大明京師的方向,將手中酒盞高舉過頭,拜道:“臣,張誠,叩謝皇上隆恩。”
謝過了恩後,永寧伯有繼續拜道:“此番受命提督剿賊事,臣必當殫精竭力,身先士卒,務求剿除賊寇,安定中原百姓。若不能達成此願,臣當以死報皇恩之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