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帝都百姓講述。
不動妖佛身軀殘破,跪伏於刑場。
它在行刑前,大聲詢問帝師。
“我竊佛之名,落得此般下場,也是理所應當。”
“臨死之前,我只想知道,您究竟是哪位世尊?”
帝師並未回答,斬落其首。
然,縱身首分離,魂飛魄散。
其亦怒視蒼天,似心有不甘。
這般表現,實在很難不讓人有所聯想。
再加上,妖佛之宗被滅,世間僅剩心佛之宗。
那些心佛弟子本就認為帝師乃心佛之師,是心佛之宗的創立者,如今得知帝都發生的一切,更是將帝師視作真佛化身——
要知道,妖竊佛名,自詡佛陀,暗行鬼祟,禍亂世間。
這對於佛門來講,是何等的褻瀆!
對於那些信奉佛門的弟子們,更是足以令信仰崩塌。
但是,如果換個思路想呢?
妖竊佛名,觸怒真佛。
祂降下化身,步入凡塵,便是為了懲戒這些膽大包天的妖祟。
至於為何要等到妖佛之宗遍佈天下,才出手懲治……
這也很好解釋。
傳說時代,便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
佛陀沉眠於三界之外,一個念頭便過去了千年萬年,祂出手晚一些倒也正常。
這種猜想,並非只流傳於心佛弟子之間。
茶樓說書人借用了這個猜想,將這幾日發生的事情添油加醋一番,再講出來的時候,事情已然變了味——
妖祟竊人皮、稱佛名、亂世間、欲亂天下,卻遇真佛降世,化身大日,照破陰謀,一招滅殺。
臨死前,嘆天降真佛,非戰之罪,死不瞑目。
許多百姓都很喜歡這個故事。
對於帝師的“真實身份”,也因此深信不疑。
然而,當那些心佛弟子,或是崇慕真佛的人趕往帝都,想要見一見傳說中的真佛化身時……
卻發現,帝師已然消失不見,不知去了何方。
世間僅餘留佛陀降世、滅殺妖佛的市井傳說。
縱歲月流轉,滄海桑田。
再不見真佛。
……
“我要走了。”
時間來到斬殺兩頭妖佛之後。
剛剛離開菜市口,江賀便向眾人告別。
幾百年來,他步步為營,徹底覆滅了妖佛之宗。
並且,與歷史記載裡導致了大洛毀滅,生靈塗炭,修士不存的百宗滅佛相比。
如今的三日滅佛,受到影響的基本只有靈州與各地佛寺,就連各宗、朝廷都損失不多,百姓更是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