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也怕巷子深。
尤其是書畫這類作品,倘若不好好宣傳,直到作者死後百年,才在機緣巧合下被人看中,展露名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此時,江賀看著三條路線,稍稍沉吟。
在州府出售的話,哪怕賣出了一個好價錢,也只是被人買回家收藏起來。
有超過九成的可能性,被埋沒在邊荒州城裡。
直接送往彩琅畫坊?
也不是很妥。
自己這幅畫的技藝過得去,成圖卻借用了道法手段進行輔助。
雖說這是自己的無奈之舉,萬一彩琅畫坊的那些畫師很介意,很容易平生波折。
那麼就剩下最後一個選擇了。
【寄於舊友】
這周目開局,江賀在昆州賣畫半年,倒是結交了一些畫師、金主朋友。
不過,這裡的舊友指的並不是他們。
而是燕赤誠。
他身為達官貴人之後,又身處孟朝最繁華的帝都。
只要他肯幫忙宣傳,幫一副精品畫作打響名氣,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而且,當前時間段的燕赤誠,尚處於懵懂狀態,並未確定自身道路,對世間百態不甚瞭解,也沒辦法行走天下。
江賀這周目要開始提升畫藝,沒時間也沒辦法去帝都。
但是,他卻可以利用畫卷、利用書信等方式。
讓燕赤誠足不出戶,也能閱盡天下諸事。
“這算不算是古老的明信片?”
【你信任友人,遂書信一封,至邊荒州城,寄往帝都永樂道觀。】
【因涉及燕公子弟,驛卒不敢怠慢,加急送至。】
【燕赤誠於永樂道觀修行,收信疑惑,歸屋視之。】
【因你信中所言,其以寄錯,卻又佩你之文采造詣、慕你漂泊作畫之灑脫,遂回信一封,道明實情,倍加惋惜。】
【你又回信,言此乃緣分,又相談投機,邀為筆友,以信聊之。】
【燕赤誠喜不自勝,欣然答應。】
雖然邊荒跟帝都,相隔萬里。
但這點距離,並不能給江賀發揮口才造成阻礙——
不能面談怎麼了?
身為穿越重生者,沒交過筆友,還能沒上過網?
更何況,江賀已經完全瞭解燕赤誠的性情,僅花費兩三封信的時間,就隔著萬里之遙,把他發展成了筆友。
藉助筆友這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