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時,胤禑還是住在貝勒府裡。
因為,康熙擔心胤禑住得不舒服,便新賜了一座佔地五萬多平的郡王府。
嶄新的愉郡王府,位於城西的石駙馬大街,王府里正如火如荼的進行拆建翻修工程。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康熙故意為之,新愉郡王府的隔壁,便是平郡王府。
兩座王府之間,喪心病狂的只隔了一堵牆。
早前,享受這種超級近鄰待遇的皇族宗室府邸,只有老四和老八的兩座貝勒府。
那個時候,老八和老四的關係,好得蜜裡調油,死活非要住一起。
按照大清會典的規矩,從貝勒府到郡王府,建築形制有著質的飛躍。
面闊五間的郡王府大門、七九六十三顆銅門釘、歇山頂、銀安殿、寢門、寢殿等等等等,都是貝勒府沒有的特權玩意兒。
值得一提的是,親王和郡王才配享有銀安殿,貝勒和貝子只能是正堂。
森嚴的禮制之下,因為宅第逾制,藐視了至高無上的皇權,而被嚴懲的王公大臣,可謂比比皆是。
照例,每年的中秋佳節,康熙都要召集王公大臣進宮賜宴。
君臣同樂,大家一起喝酒賞月。
“奴才請愉王爺大安。”
走進西華門後,胤禑沿途碰見的官員和侍衛,全都改了稱呼。
愉王爺,這三個字,被叫得倍兒響!
愉王爺,可比十五爺,金貴得多!
今上的兒子們,活到成年的,足有二十人,個個都是爺。
而兼管工部及步軍衙門的愉王爺,在大清,有且只有一位。
朝會之時,出身高貴的敦郡王老十,哪怕再瞧不上胤禑,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胤禑就站在他的身後。
中秋節的賜宴,照例設在太和殿前的大廣場上。
因為,隨著康熙的逐漸衰老,他越來越喜歡熱鬧了。
胤禑剛走進右翼門,就被眼前人山人海的景象,驚到了!
好傢伙,烏泱烏泱的,哪哪都是人。看樣子,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很顯然,六品以上的京官,都被康熙叫來湊熱鬧了。
禮部的一名郎中,哈著腰,領胤禑入席。
胤禑到地方一看,嗨,一席八人,幾乎全是老熟人!
肯定不是巧合,老十的座位,正好和胤禑相鄰。
早在康熙四十八年,老十就封了敦郡王。
而且,老十又是哥哥,他坐在胤禑的上首,乃是天經地義之事。
可是,老十就是瞧不上出身卑賤的胤禑,他忽然對順承郡王諾羅布說:“老諾,咱倆換個位置吧!”
也不等諾羅布說話,老十竟然主動起身,朝他走了過去。
諾羅布的臉都嚇綠了,心跳頻率驟然升高到800次以上。
老十和胤禑之間,他哪個都不敢得罪,也都得罪不起!
“十哥,朝廷定的座次,誰敢擅改啊?”諾羅布慌忙擺手,一不留神,就把一隻飯碗碰到了地上。
“當!”飯碗砸到了地面上,發出刺耳的脆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