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禑在巴里坤城,待了一個多月。
等新來的駐軍抵達後,胤禑留下了大量的物資和糧草,這才班師回京。
回軍的路上,準噶爾人一直遠遠的綴在胤禑的後邊,妄圖找個破綻,一擊致命。
可是,胤禑用兵異常之謹慎,始終讓準噶爾人找不到破綻,只能乾瞪眼。
說白了,這就和炒股一樣的性質。
只要不貪,見好就收,肯定會賺錢!
可是,絕大部分股民,都是想贏怕輸的心態,稍微有個風吹草動,就急著割肉。
行情大好的時候,股民們又惦記著賺錢,屢屢高位接盤。
結果,自然是被嚴重套牢!
胤禑看得很清楚,只要大軍保住了糧草,準噶爾人必然耗不起。
所以,回程的路上,胤禑採取扎硬寨,打呆仗的笨辦法,讓準噶爾人像是狗咬刺蝟一般,根本無法下嘴。
大軍返回西安之後,按照朝廷的旨意,西征軍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胤禑則帶著兩千多名禁旅八旗兵,沿著原路,從河南、直隸,一路回到了京城。
康熙聽說胤禑凱旋而歸,龍心大悅,便命老三為首,領著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員,在南城外迎接胤禑進城。
胤禑又不傻,這種大出風頭的事情,豈是人臣所應享受的待遇?
實話說,很多人都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只要皇帝信任我,就沒事兒!
實際上,皇帝的信任就像是滾滾河水一樣,今天在荊州,明天很可能就流進了太平洋裡。
距離城門百丈外之外,胤禑早早的下了馬,堅持步行進城。
老三驚愕的看見,胤禑居然親自牽著馬,緩步朝他走來。
原本,老三以為,胤禑肯定會騎馬過來,居高臨下的顯擺一下,勝利凱旋的威風。
為此,老三暗中交待了關係甚密的幾個御史言官,到時候千萬別客氣,一定要給胤禑扣上,無人臣之禮的罪名。
現在,好嘛,胤禑居然早就下了馬,老三的佈置,自然也就落了空。
老四滿是欣慰的看著謙遜有禮的胤禑,心下大為感慨,吾弟乃是謙謙君子也。
老五的小日子,一向極為滋潤,他的心思異常單純,只是覺得,胤禑凱旋而歸,很可能要升郡王了吧?
老七望著牽馬而來的胤禑,心裡的情緒,可就比老五複雜多了。
唉,他若是不腿短,也應該有此凱旋之機吧?
這人吶,必須信命。
老大其蠢如豬,被終身圈禁了。
老二先後兩次被廢,剩下的皇子裡邊,就數老四的養母身份最為尊貴。而且,老四既很能幹,又不爭不鬧,顯得安分守己。
不爭,才是最大的爭,此言絲毫不虛也!
原本就有絕大部分旗主諸王支援的老八,他若是掌握了兵權,康熙必然整天要擔心玄武門之變,哪裡還睡得著呢?
距離老三還有三丈遠,胤禑便扔了馬韁,加快了步伐,率先紮下深千,異常恭順的說:“貝勒胤禑,請誠王、雍王、恆王大安!”
先國禮,後家禮,所有人都無話可說。
先家禮,後國禮,就很容易被言官們挑刺了!
老三瞪圓了雙眼,整個楞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