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家父是康熙> 第164章 門下走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4章 門下走狗 (1 / 3)

按照朝廷的軍令,胤禑所屬的兵馬,除了從京城帶出來的禁旅八旗之外,還有陝西、山西、河南和四川,這四省調來的近三千兵。

其中,距離西安最遠的是,從四川敘州調來的五百名綠營兵。

敘州府,也就是今天的宜賓市。

從敘州到西安,差不多兩千裡地了,即使每天行軍五十里地,也至少需要40天的行軍時間。

朝廷不是傻子,之所以這麼幹,就是擔心前線大將籠絡軍心,從而對皇權不利。

必須承認,晚明軍閥遍地的天坑,清初時期,全都避開了。

八旗兵出戰的老傳統是:輕步兵、重灌步兵、輕騎兵、重灌騎兵和火器營,五個兵種組成的合成部隊。

如今,胤禑手下的八旗兵,也是混編的合成兵種。

清軍作戰,和蒙古人有著本質的區別。

戰馬,僅僅是清軍機動作戰的載體而已,真正突破敵軍的攻堅兵種,其實是火器營和重灌步兵。

值得一提的是,大清的重灌步兵,無一例外,全是身穿三層綿甲的甲冑怪物。

和一般人想象的箭如雨下的場景,迥然不同的是:區區三隻重箭而已,就值八兩銀子。

而且,八旗兵的弓、箭、馬、甲、僕,都必須自備。

換句話說,八旗兵打不起箭如雨下的消耗戰。

所以,清軍的經典戰法就是,重灌步兵們騎馬機動到戰場上,然後下馬步戰,抵近到十步左右,再用重箭齊射敵軍。

清弓,加上重箭,近距離射擊之下,多厚的重甲都擋不住一擊。

等重甲步兵突破了明軍的防線之後,重甲騎兵再上馬發起衝鋒,徹底擊垮明軍大部隊。

從薩爾滸大戰,到松錦大戰,明軍永遠沒有吸取教訓,用極大損失成就了八旗滿萬不能敵的威名。

隨著各地兵馬的逐次歸建,如今的胤禑手下,除了那幾百名四川綠營輕步兵之外,基本滿編了。

100門子母炮,350名索倫鐵騎,1000名重甲八旗步軍,1000名輕騎兵,500名重甲騎兵,1000名綠營輕步兵,這就是完整的作戰編制了。

客觀的說,在冷兵器時代,如此強橫的力量,足以對抗三萬輕騎兵為主的準噶爾人了。

不過,胤禑心裡有數,準噶爾人的手裡有羅剎國賣的火繩槍,數量還不少。

所以,清軍的傳統戰法,肯定就不能用了。

在倭國的長筱合戰,織田信長以三千鐵炮隊為核心,採取三段擊的戰法,把威震日本的武田赤備,打成了渣渣。

而且,昭莫多戰役時,清軍就吃過準噶爾人躲在駝城後邊放槍的大虧,作為主要突擊力量的重甲步兵傷亡慘重。

胤禑的手裡,掌握了100門子母炮,這個才是制勝的關鍵。

子母炮的威力,肯定不如紅衣大炮。

但是,無論是射程,還是殺傷效果,肯定遠勝於準噶爾人手裡的火繩槍。

在西安城外的軍營,胤禑正在指揮火器營和輕騎兵之間的小配合戰術,忽然聽說,陝西巡撫雍泰,帶著大量的豬、羊,以及蔬菜,前來勞軍。

胤禑不由微微一笑,算日子,雍泰也該來了。

康熙提前佈局,把年羹堯擺到了川陝總督的寶座上,胤禑也可以利用雍泰牽制住年羹堯。

畢竟,總督管不了巡撫,巡撫又有權管轄陝西全省。

雍泰找的藉口,確實不容胤禑拒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