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三和胤禑,不動聲色的對視了一眼,彼此都看懂了對方的否定之意。
老四都能夠帶兵打仗了,唉,公雞也會下蛋了!
彼此都是至親手足,誰還不知道誰啊?
老十三可開十力弓,胤禑可開十一力弓,老四嘛,勉強拉得開五力弓罷了!
至於騎術方面,老四更是慘不忍睹,頂多也就是會騎馬而已。
所以呢,老四是個死宅,非必要,絕不出門打獵。
所有皇子裡邊,老三才是能文能武的楷模,他的騎射水平遠超諸位兄弟們。
可開十二力弓,騎射永遠正中靶心,這樣的老三,老厲害了!
老十三也知道胤禑的為難之處,便主動站出來,說:“四哥,帶兵打仗的事兒,乾脆讓十五弟替你去得了。你若是有個閃失,我和十五弟靠誰撐腰去?”
既然老十三開了個好頭,胤禑也趁機勸道:“四哥,請恕我直言,汗阿瑪從來沒考慮過,讓你帶兵打仗。”
老四的脾氣有些擰巴,你答應他的事情,卻沒做到,他還用得著你的時候,肯定會選擇隱忍。
可是,小黑本上,也必然幫你記一筆,等秋後再算帳。
所以呢,胤禑從來不騙老四,再難聽的話,也當面講清楚!
哪怕老四為此生氣,胤禑也要把醜話講在當面。
兩害相權取其輕。
老四當時氣一下,事後發現是真心話,屁事都沒有。
為了討老四的歡心,當面答應了,卻不幫著說話。嘿嘿,老四就會越想越氣,越琢磨越不舒服,然後在小黑本上,狠狠的替你記著了。
不客氣的說,凡是被老四惦記上的人,最終,都沒有好結果!
“十五弟,你就不肯幫我說句話?”老四是真想親自抓兵權了,藉著喝了點酒,故意逼胤禑表態。
胤禑很瞭解老四的脾氣,知道他越上頭的時候,越不能說假話騙他。
“四哥,我若是幫你說了話,汗阿瑪肯定會起疑心。”胤禑把手一攤,解釋說,“汗阿瑪早就知道了,你我比親兄弟還要親!”
老四還是有些生氣,但是,比親兄弟還要親,也確實打動了他。
俗話說的好,知子莫若父!
老四是真沒有軍事天賦,派他帶兵出去打仗,全軍覆沒,親兒子戰死,是康熙必須逾越的心理障礙!
老十三一看火候到了,故意埋怨胤禑:“十五弟,這麼好的機會,你就應該自薦為帥。”
這意思是說,帶兵打仗的事情,就應該由胤禑主動承擔了,免得老四動了不該動的心思。
老四擺了擺手,說:“唉,我是靜極思動,太想在汗阿瑪的面前有所表現了。”
通常情況下,只要老四開始誠懇的自責,心裡憋的氣,也就完全消散了。
老十三再次看向胤禑,胤禑卻低著頭,故意沒看他。
嗯,老十三心頭猛的一凜,在他和胤禑之間,類似的默契配合,以後肯定還有。
俗話說的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道理?
一旦巧合太多了,很可能惹來老四的疑心。
老四的心胸,遠不如康熙那麼寬廣,老十三也是知道的。
次日,康熙召集老三、老四、胤禑、溫達、張玉書和李光地,在清溪書屋的東暖閣內議事。
三個皇子,一個滿洲重臣,兩位漢臣,正好達成了微妙的平衡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