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中了風,原本很靈活的右手,提筆寫個字,都很吃力。
沒辦法,康熙被迫用左手,批答題本。
康熙控制大清的萬里河山,就本質而言,主要靠各地和各衙遞上來的題本,輔以密摺。
自從康熙親政後,內閣掌握著一半的票擬權,另一半票擬權則由宗人府和議政處分享,而批紅權則被牢牢的掌握在皇帝的手裡。
至高無上的皇權,絕不能被閹豎所把持,這是大清吸取的前明教訓。
胤禑進殿的時候,看見張廷玉跪在小几子前,正奮筆疾書題本的節略。
讓漢臣出身的秘書,幫著歸納題本的中心思想,既是康熙的無奈之舉,也含有創新的成分。
“臣兒胤禑,恭請聖安!”
“小十五啊,你來得正好,黃河又到了夏汛期,朕心甚憂啊!”康熙放下左手的硃筆,滿是微笑的望著胤禑。
胤禑卻說:“汗阿瑪,臣兒從來沒有治過水,絕不敢妄言,以免耽誤了國家大事。”
史書早有明記,恃寵而驕,啥都想插手的人,往往沒好結果。
適當的藏拙,方為伴君之王道。
實際上,康熙也就是這麼一說罷了,算是寵愛胤禑的一種姿態而已,並沒有真正指望胤禑精通治河。
胤禑答不出來,才是正常的。真會治河了,反而是多智近乎妖的惹人起疑。
“回汗阿瑪,昨兒個夜間,鹹福宮格格那裡走了水,所幸發現得很及時,只燒了幾間偏殿。”
行宮裡失了火,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胤禑奉命調查之後,必須給個明確的說法。
“和碩達爾漢親王和塔,背地裡一直不安分,總和準噶爾人眉來眼去。衡臣,擬旨,鹹福宮格格博爾濟吉特氏,著降為答應。”
鹹福宮格格入宮的時間很早,又深得皇太后的喜愛,所以,這一次來熱河,康熙就把她一起帶來了。
誰曾想,剛來沒幾天,就鬧出走水的嚴重後果,若不給予懲處,何以服眾?
胤禑這個大管家,他來找康熙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這個女人那裡,多要幾斤羊。那個女人那裡,扇子不夠用了,諸如此類的瑣碎小事,都歸胤禑管轄。
偏偏,胤禑只有建議權,決定權被牢牢的掌握在康熙的手心裡。
一言九鼎的無上威勢,令人迷醉於其中,而無法自拔。
別說康熙不捨得放權了,就算是剛剛掌握權勢不久的胤禑,也很享受被人彎腰討好的奇妙滋味兒。
熱河行宮的物資總量,永遠都是有限的。給了張三,就不可能滿足李四。
而整個行宮的物資調配計劃,都捏在胤禑的手心裡。
哪怕,你是高高在上的宮妃,也總有求胤禑的時候。
否則,胤禑可以有無數的正當理由,讓皇帝拒絕你的所需。
這就像是很多電視劇裡演的那樣,老爺不在了,誰控制了大管家,誰就佔據了巨大的優勢。
“過幾天,科爾沁的蒙古王公們,都要來熱河,必須事先有所準備。”
每年來熱河避暑的時候,康熙總要召集草原上的王公貝勒們,獎勵一批,殺掉一批,震懾一批。
所謂的有所準備,實際上,是指賞賜的禮物,必須提前備好。
蒙古的王公們,不缺吃喝,卻很缺銀子和綢緞。
但是,康熙故意不多賞銀子,而喜歡給東珠啊、花翎啊,類似的無價之寶。
“回汗阿瑪,您吩咐的賞格,臣兒列了個詳細清單……”胤禑把手裡的清單,雙手呈給了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