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確認這裡是俄羅斯的下諾夫哥羅德,有時候楚歌甚至懷疑自己到了華夏的東北。
在這裡,他看到了好多的華夏人。
無論是下飛機時候的接機,還是球隊大巴去往酒店的路上,甚至在酒店的大堂、走廊、電梯,到處都是熱情洋溢的華夏球迷。就連他們抵達下諾夫哥羅德的第一次公開訓練,球場看臺的第一層也被華夏的球迷們所擠滿。
他們喊著無比熟悉的口號,唱著無比熟悉的歌頌祖國。
雖然是身處異國他鄉,但這樣的情景,就感覺是回到了自己的主場一般。
而且,不僅是華夏球迷,許多俄羅斯當地的球迷也趕來表示他們的支援。
華僑不必多說,他們毫無疑問支援國足。
而很多土生土長的俄羅斯本地人,喊著“烏拉”“烏拉”,唱著喀秋莎,這些濃眉大眼的魁梧漢子,居然也都對楚歌與他的隊友們無比熱情,這是讓楚歌有些意想不到的。
據下諾夫哥羅德本地媒體報道,接近75.7%的俄羅斯球迷將華夏國家隊視作他們在世界盃期間的第二主隊。
華夏國家隊是除了俄羅斯國家隊之外,俄羅斯本土球迷最為支援的球隊。
楚歌原以為這樣的報道有些誇張。
當看到當地球迷的熱情之後,他這才發現,或許並不是所有的媒體都喜歡胡說八道。
即便媒體報道的資料存在水分,但比起瑞典,華夏在下諾夫哥羅德顯然更受歡迎。楚歌甚至能看到許多身穿他在曼聯七號球衣的俄羅斯球迷。
這樣類似主場作戰的氛圍,讓楚歌感覺很巴適。
而更讓楚歌感到舒適的,還是足球。
隨著齊達內的到來,雖然只是做了一些細節上的調整,楚歌一下子就感覺舒服多了。
以前在國家隊的比賽時,他總感覺哪裡不對,但又說不出哪裡有問題。無論是主教練,還是隊友,都對他無比的配合,但楚歌就是感覺不大舒服,好像踢球時被包了一層膜一樣,總會感到處處都受到掣肘,踢起來吃力。
齊達內讓這一切變得有所不同。
他甚至不讓隊友們刻意圍繞楚歌來踢球,讓他們儘可能的表現自我,這反而解放了楚歌,讓楚歌有些如魚得水的感覺。
齊達內似乎也沒做什麼。
但楚歌卻能感受不同。
這就是玄學嗎?
只不過,2:8輸給威爾士的比分,楚歌還是有些在意的。
儘管齊達內對此毫不在意,並讓所有的球員都不要在意,但楚歌終歸還是有些不爽。
尤其是貝爾進了五個球。
楚歌不知道齊達內是真的不介意還是不願意表現出來,但他總感覺,這場比賽有些丟人。
尤其是讓齊達內一來就遭受到這樣的挫折。
楚歌更是感覺有些過意不去。
好像是坑了自己的恩師一樣。
“怎麼辦呢?想辦法補償一下他吧。”楚歌心想。
歐冠決賽結束後,加上這一段時間的積累,楚歌的讚賞點不知不覺又達到了一個億。
他可以選擇強化一項屬性,也可以選擇將其作為消耗品,在比賽裡用掉。
怎麼處理呢?
楚歌看了一眼下個對手。
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