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她們已經付出了很多努力。
比如,在她們的幫助下,不少希望小學都是以楚歌的名字命名,學校都配備了足球場,供孩子們多人運動。
還比如,她們還舉辦了好幾屆的足球夏令營,將一些有些天賦的孩子送去足球發達國家接受當地足球教練的訓練,參與當地的青少年足球比賽。
她們還與一些知名豪門俱樂部合作,在華夏開辦了足球學校,以及足球培訓班等。
楚歌看到了夥伴們的努力。
不過,在自有國情的影響之下,這些努力的收效都算不上理想。
“我們能獲得一些的成績,這還是因為有你的號召力,近些年人們對足球更有熱情的緣故。”蘇青青明白楚歌在關心什麼,她有些無奈。
楚歌點點頭。
“你們做的已經不錯了。”
“不過,或許有條思路你們可以借鑑一下。”
“我希望你們可以將一部分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大中型城市的青少年足球中去。我們可以出資,在那些本身條件就不錯的學校裡新建足球部,出錢為他們聘請足球教練,為他們提供活動經費,並出資成立足球賽事,為其中的佼佼者提供獎金。”
“類似日本足球的模式?”蘇青青一聽,就有些明白楚歌的意思了。
楚歌點點頭。
“有些相似,但也有不同。”
關於這樣的足球模式,楚歌也思考過一段時間了。
華夏一直都有一種說法,就是窮文富武。
當人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時候,讀書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改變命運的方式。
因此,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千軍萬來闖高考這個獨木橋,就成為絕大多數華夏人最好、也是最合理的選擇。
不過,隨著這些年國家的高速發展,人們不可避免的出現分化。許多人依舊需要高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社會地位的躍遷;而一部分生活水平較高的人,他們的需求則開始多元化。
這部分中產階級的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樣,固執的認為,只有讀書上大學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
他們更加的開明。
孩子如果有天賦,能夠成為職業寫手、職業up主、職業撰稿人、歌手、偶像藝人、演員……等,他們也能接受,並有意向進行一些有益的嘗試。
在繼續上學作為保底的前提下,他們會更樂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挖掘他們的天賦,並接受不一樣的選擇。
社會變得更加多元化。
這其中,諸多培訓機構看到了機會,並如同雨後春筍般興起,不少人因此發家致富,挖到創業的第一桶金。
楚歌對於以此賺錢不是很感興趣。
但他覺得這裡面有機會。
所有人都知道,華夏足球的職業運動員不少人都屬於高薪階層,而進入這個領域的年輕人數量少。足球運動員的競爭還是很激烈的,不過,哪一行哪一業的競爭不激烈呢?
相比較於其他職業,足球運動員的競爭激烈程度未必算得上特別高。
至於足球運動員吃青春飯的問題,吃青春飯的職業,又何嘗只有足球運動員這一個職業呢?
以前,足球運動員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社會認可度比較差,雖然賺錢,但普遍認為是水平菜、素質低。
這樣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是複雜的,既有國足球員的不爭氣,也有無良媒體瞎編亂造各種新聞,甚至是蹲酒店房間就能發現場一手新聞等等綜合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