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西奧上場了。
同時上場的還有巴斯克斯。
算上之前上場的貝爾,齊達內打完了他手裡全部的牌。
當楚歌梅開二度,將比分追平的時候,齊達內已經完全顧不上留力了。
他不再考慮可能還需要為加時賽保留換人名額的問題,一口氣將兩名新生力量全都派上場。他需要這些球員為球隊注入活力,幫助皇馬穩住局面,在比賽時間耗盡前解決戰鬥。
弗格森也做了換人調整。
楊教授與斯莫林上場,換下盧克肖和拉什福德。
換人的同時,曼聯的陣型也做出調整。原本四後衛的陣型,在斯莫林上場之後變更為了三後衛。同時,在防守時阿什利·楊與瓦倫西亞同時回收,對皇馬的邊鋒進行鉗制,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五後衛。
這顯然是一次很有針對性的調整。
敢於在歐冠決賽這樣的舞臺裡,在球隊扳平比分之後,做出大膽的陣型變換,弗格森顯然是對於比賽有著自己的理解。
……
皇馬開始加強了他們的攻勢。
兩球領先的優勢化作烏有,眼瞅著到手的冠軍出現懸念,這讓每一名皇家馬德里的球員都感到憤怒。作為曾經連續兩年獲得歐冠,四年裡三次殺進決賽的球隊,皇家馬德里的每一名球員都將奪取今年的歐冠視為己任
他們並不甘於接受一場平局。
C羅又開始每球必爭。
他彷彿回到了兩年前,那場與沃爾夫斯堡比賽時的那種比賽狀態。
防守時,他會回到本方半場,甚至是接近本方禁區;進攻時,他又會大踏步的往前衝鋒,快速前進到曼聯禁區,隨時準備破門得分。
攻防兩端,C羅都拼盡全力。
從他強有力的奔跑,以及從比賽臨近終點時依舊充沛的體能來看,一點都看不出這是一名三十三歲的老將。
三年又三年,歲月似乎並沒有對C羅造成任何的影響。
他強壯有力的大腿,依舊可以讓他在綠茵場上奔跑如風。
……
範迪克瞪大了眼睛。
他很緊張。
不過,範迪克的緊張只是字面上的緊張。
越是重要的比賽,越是到了比賽最後的階段,這名中後衛就越是精神緊繃,無比的專注。
他不時的用手勢與言語提醒著隊友跑位,自己更是身先士卒的衝在每一次回防的第一線。他總是球隊第一個對對手進攻做出反應的球員,他也總能出現在最合適的防守位置上,為對手的進攻設定障礙。
足球場上,不僅只有進攻可以成為藝術。
範迪克的防守,同樣也是一種藝術。
球迷們通常將他的防守藝術形容為“球退”。
面對前鋒的持球,步步後退,是為球退。
這樣的綽號多少有些調侃與諷刺的意思。不過,範迪克並不介意。
正是得益於這樣的防守風格,範迪克很少會被進攻性球員正面突破。在曼聯的隊內訓練中,除了楚歌,其他球員都很難直接擺脫範迪克。而只要被範迪克纏住,他就能拖慢進攻球員的進攻節奏,尋覓到防守的機會。
這是一種看似簡單,同樣也包含智慧的防守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