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是真的沒有想到,你居然做到了。”
齊達內拿著手機,對著話筒說道,磁性的男中音顯得很溫柔。
他的臉上帶著明顯的笑意。
頭皮都顯得更亮了。
“所以……你原來是準備下次一定咯?”聽筒那邊傳來楚歌孩子氣一般抱怨的聲音。
只有在與齊達內或者父母通話時,楚歌才會顯露出他孩子氣的一面。
大多數的時間裡,他是隊長,是核心,是對面眼中無情的殺手,是球迷信仰並依賴的救世主。
他訓練刻苦認真,他應對媒體滴水不漏,他會主動承擔所有壓力與責任,扛著自己的球隊,頂住壓力,不斷前行。
他成熟的就像是一個成名已久的球星。
以至於許多人、許多時候,他們都會忘記,他其實還只是一個少年。
一個十九歲、
就已經名滿天下的少年。
而在齊達內眼中,他永遠是那個在江城體育中心悶悶不樂的孩子,那個在卡斯蒂亞被訓斥動作不規範的“業餘”球員,那個一肚子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鬼點子的臭小子。
聽到楚歌的“抱怨”,齊達內哈哈大笑。
他一點也不意外,反而還有一點親切。
“我可沒說下次一定。”齊達內笑著道,“我只是感到有些意外。你做到了一個非凡的成就。”
齊達內原本對華夏足球十分陌生。
不過,在被楚歌帶到坑裡之後,他還是做了一些功課。
他知道,華夏足球已經很多年沒有從亞洲區預選賽裡獲得世界盃出線權了。今年世界盃亞洲區的分組,他們又和伊朗、韓國這兩支球隊分在同一小組,可以說想要完成晉級,會是一件難度很大的事情。
反而楚歌辦到了。
齊達內看過楚歌的幾乎所有場次的比賽。
包括他國家隊的比賽在內。
他比任何人更清楚,那支球隊裡如果沒有楚歌“借天半子”,幾乎沒有任何的晉級可能。
烏克蘭有舍甫琴科,也沒有進入世界盃。
威爾士有貝爾,他們也未曾進入過世界盃。
此外,吉格斯、維阿、利特馬寧,他們名聲顯赫,實力出色,但也都沒能實現夙願,讓自己的國家隊出現在世界盃決賽圈的比賽場地上。
甚至梅西的阿根廷、C羅的葡萄牙,也都差一點與世界盃擦肩而過。
華夏進了世界盃。
而且還是歷史上第二次進入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次進入非本土州舉辦的世界盃。
這是一項非常偉大的成就。
齊達內心痛自己的弟子。
他知道楚歌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