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楚歌加盟以來,每一次的亞洲行,曼聯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他們的出場獎金、商業贊助,都遠遠超過了去年那次。
過了一年之後,華夏的球迷們對曼聯更加的熱情了。
這顯然是楚歌的作用。
他是這個國度的全民偶像。這裡的人愛屋及烏,自然也都支援著曼聯。
而相應的,賽事吸引的人數越多,對賽事舉辦方,以及賽事的舉辦地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大量的球迷在當地住宿、消費,促進各種衍生經濟,為當地帶來更多的收入。
一舉多得,多方共贏。
藉助楚歌與曼聯,華夏與大英的聯絡也更加的緊密。
楚歌不僅是在華夏受歡迎,他在英超的粉絲也是人數眾多。許多人在喜歡他之後,開始更多的去了解華夏。甚至不少人為了更瞭解他們的偶像,千里迢迢的來到華夏,前往江城。
而許多華夏人為了近距離觀看楚歌的比賽,同樣也會遠赴曼徹斯特,前往英倫。
楚歌讓兩個國家的人們變得更為親近,更為了解。
這是他在足球之外的貢獻。
而他的貢獻還不僅於此。
華夏的高層在訪問其他國家的時候,經常會應對方的要求,帶上楚歌的親筆簽名球衣。尤其在與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時,雙方領導互換楚歌國家隊與曼聯對方的那一幕,更是曾登上世界各大主流媒體的頭版與封面,廣受關注。
西方媒體將之稱為華夏的“足球外交”。
與當年的乒乓球外交相對應。
楚歌更是被稱之為華夏的“國寶級”體育偶像。
這更是前所未有的待遇。
而相應的,有讚揚自然也會有批評的聲音。
比如有美利堅專家撰文,說楚歌是華夏的文化輸出,讓全世界警惕這樣的文化輸出。還有人說,楚歌使得華夏與英國越走越近,兩國交往越來越密切,這是對美國的挑釁。更為華夏的公知說,楚歌長年在國外為外國俱樂部效力,其實早就不能算是華夏人,國家隊表現不如俱樂部更是實錘的出工不出力。
內應外合,好不熱鬧。
借用川·手風琴大師·全知全能·千層餅大師·地日反覆橫跳第一人·太陽行者·熔斷之光·普的話來說。
“沒有人比我更瞭解楚歌。他的資料,其實都是造假的,是華夏舉國體制造星的結果。除了長得和我一樣帥之外,其他都是假的。”
不管你信不信。
他自己能信就行了。
……
楚歌懶得理會那些奇奇怪怪的言論。
結束亞洲的熱身賽後,他與隊友們一同返回英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