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德比之後,齊達內在球迷們中被說成一代名帥的胚子,皇家馬德里版本的瓜迪奧拉。
短短四天。
風雲突變。
眼看著帥位都有些不穩,分分鐘就要捲鋪蓋掃地出門了。
人生的大起大落還真是刺激。
不過。
這也正是競技體育的魅力之所在。
當聯賽進入收官階段的時候,就是一支球隊最終成績即將揭曉的時刻。
行百里者半九十。
這最後階段的比賽,往往最為緊張和刺激。一場比賽的得與失,往往改變的會是整個賽季的結局走向。
不僅僅是球隊。
球員同樣如此。
楚歌這一個賽季下來,無論在國際米蘭,還是在皇家馬德里,表現都非常出色。
但。
如果這最後階段的比賽沒有踢好,他所獲得的評價也會大大降低。
試想一下。
如果皇家馬德里聯賽逆轉巴薩,獲得聯賽冠軍;歐冠再幹掉沃爾夫斯堡,挺進半決賽,乃至決賽,那麼,人們對於楚歌的印象會是如何?
又或者,皇馬聯賽裡徹底掉隊,歐冠被沃爾夫斯堡淘汰,一個賽季四大皆空,那麼,沒有“硬菜”的楚歌,會不會也會受到質疑,認為被高估呢?
個人與團隊的榮譽總是聯絡在一起的。
上一場國家德比的勝利,皇馬贏球了,楚歌受到的讚譽鋪天蓋地,大有新球王橫空出世的勢頭。
如今。
輸掉了歐冠最重要的一場比賽,有關楚歌的負面評價就開始多了起來。
尤其是與貝爾作對比。
這場比賽,由於本澤馬的意外受傷,楚歌與貝爾同時出現在了球場上。
他踢左邊路,貝爾在右邊鋒。
這場比賽,貝爾的賽後評分6.7,僅次於克羅斯與拉莫斯,排名全隊第三。
而楚歌的評分只有6.2。
顯然,貝爾比楚歌表現更好一些。
而且貝爾還製造出了一個疑似點球。
相比之下,楚歌的表現就有些平平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