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格森時間重現英超,小拉什福德絕殺胡爾城。”
《泰晤士報》
曾經曼聯有個非常著名的名詞,叫做“弗格森時間”。
對於這個專有名詞,無論是曼聯的球迷,還是他們的對手,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對於這個名詞,有兩種解釋。一種來自於曼聯的對手,一種來自曼聯球迷。
對手認為,每當曼聯沒有獲得理想結果時,在弗格森的施壓之下,裁判會給與曼聯更多的補時時間,這就是弗格森時間的由來。
而曼聯球迷則認為,弗格森時間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哪怕是瀕臨絕境也要奮力一搏,拼死逆轉的精神。這是弗格森領導下的曼聯,最為標誌性的精神。
無論哪一種解釋,弗格森時間都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一種獨特的符號。
不管裁判們的補時是否是出於弗格森的威壓,但至少弗格森並沒有直接控制裁判,主裁判對弗格森的敬畏是源自於這位主教練超高的威望,在英格蘭足壇的獨特地位,這是第一。
這從本質上就與“電話門事件”不同。
其次,補時時間再長,一支沒有血性、沒有鬥志的球隊也沒有辦法完成絕殺,反而有可能被對手打進更多的進球,甚至是被屠殺。
這就是弗格森賦予曼聯這支球隊的戰鬥精神。
然而。
隨著爵爺的引退,這個專用名詞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而更可悲的是,他退了,弗格森時間沒了,曼聯在弗格森執教時那股韌勁也沒了。
無論是莫耶斯,還是範加爾,他們的曼聯不但是不能絕殺對手,反而屢屢被對手完成絕殺。
這讓曼聯的球迷們情何以堪?
本賽季,弗格森因為楚歌的到來而重新復出。
“弗格森時間”似乎又回來了。
曼聯與胡爾城這場比賽,曼聯絕殺對手的進球,就發生在傷停補時的時間。
這也讓媒體門非常激動。
第一時間就把弗格森時間重新寫上了頭條。
不過,其實一場比賽並說明不了太多問題。
永不言敗的紅魔精神是否迴歸,還需要更多的比賽來進行檢驗。
比賽結束之後不久,曼聯的球員們就紛紛離開了球隊的駐地。
他們響應各自國家隊的號召,參加國際比賽的比賽。
曼聯陣中的國腳球員特別多,一到國際比賽日,卡靈頓就立刻變得空蕩起來。
趁著這個時間,弗格森又開始研究前幾場比賽裡出現的一些問題,為下一場的聯賽做著準備。
在國家隊比賽日之後,下一場聯賽,曼聯將會遇到一個非常強筋的對手。
瓜迪奧拉的曼城隊。
與曼聯一樣,曼城本賽季前三場聯賽,也是三場全勝,是英超三支全勝球隊之一。
另外一隻全勝的球隊,是孔二愣子的切爾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