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足壇裡,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
魯尼和歐文多多少少還算是兌現了自己的部分天賦。
雖然最後的成就沒有人們期待得那麼高,但他們至少也都成為了頂級球員。
大部分年輕天才的命運,就沒有這麼幸運。
納斯里、本·阿爾法、奧喬亞、加戈、安德森、帕託、貝拉、博揚、巴洛特利……
一大批出道驚豔的球員,成長都不如人們的預期。
還有一部分年輕人,比如:“海豹少年”科爾隆、“美國神童”弗雷迪·阿杜、阿根廷的卡維納吉、曾經的CM大妖人西蒙·戴維斯、安德里·西波韋松等人,如果年紀稍微年輕一些的球迷,可能連他們的名字聽都沒有聽說過。
出道即巔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這樣的例子在國際足壇裡非常普遍。
每年國際足壇都能湧現出許多讓人眼前一亮的年輕天才,但是始終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最終成為頂級球星的,沒有幾人。
世界體育報總結道,“這多麼年來,我們聽到無數個‘第二個布馮’、‘第二個羅納爾多’、‘第二個梅西’等等,但是布馮只有一個,梅西也只有一個,而那些被稱作‘第二個xx’的年輕人大多都已經消失不見。”
“楚在十七歲的年紀,在歐冠賽場上完成帽子戲法,這毫無疑問是個非常好的成績。”
“但是誰又能知道他的未來一定會怎樣呢?”
“他或許會成為一名不錯的球員,但是偉大的球員可不僅僅是天賦所能成就的。”
……
皇家馬德里與羅馬一戰之後,楚歌的名字,一下子就成為無數家媒體熱議的焦點。
《馬卡報》、《阿斯報》、《世界體育報》只是其中三家。
諸如《米蘭體育報》、《羅馬體育報》、《隊報》、《圖片報》、《阿根廷奧萊報》、《環球體育》(巴西)等等多家知名媒體,都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楚歌,對他進行了詳盡的專題報道。
透過這些媒體,楚歌的名氣再度大漲。
名氣提升的最明顯好處,就是在《馬卡報》最新一期的讀者問卷中,支援楚歌成為右邊鋒首發球員的人數,首次壓倒了哈梅斯。
越來越多的皇家馬德里球迷,都開始希望楚歌獲得更多的比賽出場機會。
哪怕代價是他們喜歡的哈梅斯不得不更多的出現在替補席上。
(哈梅斯:皇馬球迷都是大豬蹄子!)
其實不是哈梅斯,就連貝爾的地位也開始收到了威脅。
同樣還是馬卡報。
在將頭版給了楚歌之後,在其他版面,馬卡報也報道了一條對貝爾不太有利的傳聞。
“據傳,皇馬高層因貝爾傷病不斷及漫長的休養期而逐漸開始缺乏耐心。事實上,一部分高層如今認為貝爾易受傷的體質貌似是另一個羅本,後者在皇馬的踢球生涯由於健康因素而終結,因此這一部分人已經開始衡量在今夏出售威爾士人的這個選擇。”
馬卡報總結了一下,自從貝爾2013年加盟白衣軍團,這位26歲的球員已經11次因傷倒下,在13590分鐘的比賽中僅出場8620分鐘,相當於只參加了皇馬一線隊63%的比賽。
而如果只看本賽季的話,似乎貝爾的出場時間比更低,他僅在44%的比賽時間內出場(2880分鐘比賽出場126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