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三條平行線,相隔距離很短,也就五六厘米的間距;但最上面那條平行線,間距就大了很多,足足三四十厘米。
劉楓拿著粉筆,點著最下面一道平行線:
“這,就是我們校準時空鐘時,0.0000000世界線;然後往上一條,是賈斯克摧毀糾纏態時空粒子後,躍遷到了0.0000042世界線。”
“後來你去了龍科院,建立了萊茵第二實驗室,世界線再次躍遷,來到了0.0000084世界線;今天,因為那位數字生命人類的死亡,世界線就像暴走一樣,來到了0.0000336世界線。”
“按理說……這次變化這麼大,那未來世界應該是改變的天翻地覆了吧?要不然時空曲率的數值我們該如何理解?”
在來的路上。
林弦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但他卻認為,時空曲率變化幅度,或許並不能代表未來世界變化的程度。
就比如,0.0000000世界線,變成0.0000042世界線,站在地球人類的視角來看,兩條世界線的未來世界變化太大太大了……用天翻地覆都不足以形容。
可是。
時空曲率卻僅僅變化了0.0000042這個最小值。
而反觀第五夢境變成第六夢境。
明明變化不是很大,卻也是0.0000042這個最小值。
這從設定上而言,不是矛盾了嗎?
“我覺得,目前來看,有兩種猜測。”
林弦豎起一根手指頭:
“【第一種猜測,就是時空座標本身就是無序排列的,並不是兩個時空座標捱得近,就代表它們之間相似很大、變化很小。】”
然後,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種猜測,就是時空座標確實是有序的,只是時空曲率的變化幅度、以及未來世界的變化程度,並不是以人類主觀視角判斷和丈量的。】”
“我不知道我這樣說,你能不能明白。我舉個例子……對於人類而言,如果地球上的人類全部滅絕,那這應該是非常大幅度的時空曲率變化吧?”
“但是對於地球而言呢?這種變化真的大嗎?我覺得一點也不大,人類本就不是地球第一任居民、也不是最後一任。所以站在地球的視角,時空曲率的變化也不是很大。大山大河依舊在,只是人類不見了而已,對地球來說不過是撓撓癢。”
“所以……如何理解時空曲率變化的大小呢?包括未來世界所謂的‘翻天覆地的大變’以及‘小打小鬧的小變’……到底是以什麼為視角、為參考系、為基準點判斷的?”
……
林弦的話。
再度讓劉楓陷入沉思。
他繃著嘴唇,想了很久,抬起頭:
“你的兩種猜測,我認為第一種必然是錯誤的。無數結果表明,宇宙和時空一定是有序的、一定是簡潔又美觀的……所以,時空曲率的變動越大,一定代表著世界線偏離角度越大。”
“可問題就在於你的第二種猜測裡……變化的幅度,是以誰的視角觀測的?參考系在哪裡?”
“人類從原始時代進化到資訊工業時代,算是鉅變;但對於地球而言,人類文明的這一步關鍵跨越,卻連地殼層的資源都利用不完,能算是鉅變嗎?只能算是小變。”
“地球整體氣溫上升5度,這算是鉅變還是小變?大氣層氧氣濃度提升5%,這又是鉅變還是小變?對地球而言肯定是小變,但是對於地球上生活的萬物而言……絕對是天翻地覆的鉅變。”
劉楓咂咂嘴:
“林弦,伱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寶貴的思路——”
“【如何定義時空曲率的變化幅度呢?】”
“肯定不能以我們人類的視角去判斷,這是絕對的,因為人類在時空和宇宙中並不特殊,我們沒有資格成為一個基準點。”
“但是你要問我正確答案是什麼……我也完全想不出來,感覺這已經涉及了宇宙最底層的規則、定律,乃至……我們很久都沒有提起過的《時空法則》。”
“恐怕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實驗資料才行。”
劉楓走到實驗臺前,拍拍顯示0.0000336八位數的時空鐘:
“我們首先要確定一下,現在這條世界線上的未來,比之前世界線的未來,到底變化幅度有多大,然後才能進行後續的判斷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