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哥白尼死了。
但他的手段並沒有死、精神並沒有死……這就導致,科技仍還是於半停滯狀態。
人類仍舊在榨乾摩爾定律的最後一滴水,卻沒能跳出這個圍城,去尋找更新更廣闊的道路。
那麼。
問題,出在哪裡呢?
“還是有科學家、數學家、學者們,在00:42分人為死亡嗎?”林弦問道。
“沒有。”
劉楓搖搖頭:
“我醒來後、包括賈斯克醒來後,也是直接開始調查這件事。我們查了所有能查到的資料,沒有找到任何在00:42分被殺害的科學家。”
“倒是有幾個不太知名的學者,因為一些偶然原因死在了這個時間點,比如……有一位研究軸承的專家,因為出軌,被妻子捅了好幾刀,送往醫院救治無效……最終在00:42分嚥氣。”
“還有一個,在很普通的研究所工作,研究微生物,結果喝醉酒後停車到路邊尿尿,可那是高架橋,他卻以為是花壇……直接掉下去摔死了,時間剛好也是00:42。”
“這200年前,只有這兩個科學家,是死於00:42的。”
林弦擺擺手:
“那這肯定不算啊。”
“可是,科技水平在200年內發展這麼有限,顯然背後有黑手操控的,你和賈斯克調查這幾年,有什麼頭緒嗎?”
“有。”
劉楓點點頭:
“首先,還是有一些關鍵科學家死亡,只是沒有任何共通點,我們很難斷定到底是曾經哥白尼的手段、還是說真的是單純的意外。”
“無論是死亡方式、時間點、身份上,都沒有任何共同點,這讓我們判斷起來完全沒有頭緒……賈斯克認為,有可能是哥白尼的後繼者做的更隱蔽了。”
“但這同樣有說不清楚的地方,因為很多尖端領域帶頭人,仍舊活的好好的,並且活躍於學術界,致力於推動科學進步與突破。”
“那進步和突破呢”
林弦攤攤手:
“我怎麼沒看到?總不能這些尖端領域帶頭人,一個都沒完成突破吧?”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頭緒。”
此時,高速行駛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駛出市區,開始進一步加速,劉楓也繼續說道:
“其次,第二點頭緒就是……【這200年間,人類在很多科技選擇方向上,走了彎路;簡單來說,就是咱們那個年代網路上常說的‘科技樹點歪’了。】”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事實上,在真正知道科技樹點歪之前,誰能意識到點歪了?科技發展總是需要各種各樣的嘗試,並不是一道選擇題會給你幾個答案讓你選……總歸就是,人類在很多關鍵科學領域,都沒有找到正確出路。”
林弦想了想。
大致理解了劉楓的意思。
科技走彎路的事情多了去了,就和那些曾經很偉大、卻忽然之間倒閉的公司一樣,戰略失誤同樣適用於科研領域。
一條道路錯了,就會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然後投入到下一條道路,又是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時間。
這還只是一個領域。
如果每個領域都是這種情況,那確實科技很難出現大的突破。
“可是……我給龍科院提供的《冷聚變手稿》呢?”
林弦問道:
“那個是有大方向的,應該偏不了吧。”
“確實沒偏,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