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弦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所以……”
他嚥了口吐沫:
“你把哥哥的骨灰盒埋在月球上了嗎?”
鄭想月奶奶輕輕笑了笑,開始講述曾經的往事——
“我從冬眠艙醒來的時候,是2523年,距離現在,剛好是101年前。那時候大腦一片空白,什麼事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身處何處,不知道自己是誰。”
“後來經過一系列教育我才明白,我之前是在地球睡進冬眠艙的,但在賈斯克先生開啟火星移民計劃時,他好像提前就知道了2400年地球會發生超級大災害一樣……就把包括我在內很多人的冬眠艙,運送往遙遠的火星,在那裡繼續冬眠。”
“2400年超級大災害,摧毀了地球上的一切,讓自然環境變得也無法居住,我也因此在火星上躲過一劫。等到2523年我從冬眠艙醒來時,我的先天性心臟病已經完全治好,身體健康無比,充滿活力。賈斯克先生這時候出現,把我曾經遺留下來四件物品送給了我……”
“一個已經完全變形、破裂、褪色、並重新縫紉的萊茵貓玩偶;一個骨灰盒;一張被塑封的筆記本紙片;還有一張同樣經過塑封處理的飛往月球的船票。”
“他向我道歉說,這個萊茵貓玩偶經過600年的儲存,已經完全破碎無法修復。他也是找了很多專業的修復師,才勉強修復成這樣子。雖然很醜,但他認為能儘可能保留一絲原來的樣子還是儘可能保留吧,他笑著稱呼這隻貓為……【忒修斯之貓】。”
“當時我還不知道這個忒修斯之貓是什麼意思,後來我才明白……這不過是賈斯克先生一個冷笑話罷了。”
鄭想月託著年邁的身體再度起身,來到石磚屋的木床旁,從櫃子裡小心翼翼拿出來一個縫縫補補的玩偶。
那是一個不能被稱之為萊茵貓的萊茵貓玩偶。
早就沒有了原來的模樣。
更像是拼湊而成的一個盜版產品。
忒修斯之貓……
真是一個恰當的比喻。
其實在最開始的哲學問題中,原稱呼是“忒修斯之船”,也被稱之為忒修斯悖論。
這是公元1世紀的時候,哲學家普魯塔克提出一個問題:
假設,有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
歸功於不間斷的維修和替換部件,只要一塊木板腐爛,它就會被替換掉。
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了,每一塊木頭都是全新的木頭。
那麼,問題來了……最終產生的這艘所有零件和木頭都是全新的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呢?
還是說,它已經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了?如果不是原來的船,那麼在什麼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船呢?
就像眼前這隻縫縫補補、替替換換的萊茵貓玩偶一樣。
即便是已經變成老奶奶的鄭想月,似乎依舊很愛惜這隻“略顯醜陋”的萊茵貓,沒有把它遞過來林弦看,只是放在床邊角落,讓林弦遠處觀賞。
看來……
鄭想月早就忘記,這隻萊茵貓玩偶,其實就是林弦送給她的。
林弦在昏暗的豬油燈光下,認真觀察這隻萊茵貓。
和自己當初送給她的那隻萊茵貓玩偶比起來……完全可以說是貨不對板,估計已經沒有一塊布、一根棉線來自600年前了。
首先是大小方面。
他送給鄭想月的那一隻是超大款玩偶,最開始鄭想月抱都抱不住,還是鄭成河幫她抱到床上的。
後來,鄭成河不在了,鄭想月的力氣也就越來越大,自然可以抱動超大萊茵貓了。
而現在眼前這個“忒修斯之貓”,明顯要小很多,只有兩個籃球大小。
然後是樣式方面。
和600年前的樣子相比,只能說是毫無關係。
但這怨不得賈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