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弦繼續看著電子簡介板上的介紹。
這臺初代智慧中樞,本質上就是一個巨型計算機、超級人工智慧。
但它的架構和邏輯都非常先進,透過不斷的迭代學習和資料模擬,智慧也越來越強大,最終讓萊茵天空城成功穩定升空,成為了這一項世紀工程的偉大功臣。
再往後,智慧中樞大腦VV迭代、學習、自我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有朝一日……它徹底擺脫了儲存介質的存在,變成了數之不清的資料流翱翔在萊茵天空城的網路之中。
任何地方不見它,但任何地方都有它。
一開始,還有人擔心這樣一個無限進化的超級人工智慧會不會威脅到人類的存在。
但是,後來證明這些顧慮都是多餘的。
因為萊茵天空城的建造者趙英珺,早就想到了這種情況、早就加以預防。
她給VV上了一把無法解開的鎖,這把鎖讓它永遠無法離開萊茵天空城,同時,也讓它的底層邏輯永遠鎖死在《機器人三定律上: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給予它的命令,除非這些命令與第一定律相沖突。
第三定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的存在,只要這種保護不與第一、第二定律相沖突。
這三條機器人定律,是米國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我,機器人這部作品裡提及的。
本身只是普通的文學創作。
但科幻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在某種程度上,它真的能給人類科學、社會、理念的未來發展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這就是其他任何種類都所不具備的。
萊茵天空城升空至今,已經穩定執行200多年沒有出過任何差錯。
這都是超級人工智慧VV的功勞,正是因為它的兢兢業業,才造就了萊茵天空城數千萬家庭的幸福安康。
因此,所有天空城的居民們都熱愛VV,感謝VV,就像他們尊敬趙英珺一樣。
……
電子簡介板上的介紹,就到此為止了。
林弦也算是徹底明白,這個天空城中樞大腦、超級人工智慧VV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就和很多科幻電影裡常有的設定差不多。
即便是在林弦所處的2023年,AI技術也是高速發展,不僅出現了人類頂尖圍棋起選手都無法戰勝的AI阿爾法狗,更是出現了一系列日新月異的大模型AI,不斷顛覆著這個世界。
林弦在現實中也簡單瞭解過……
其實人類的AI技術本就不該發展的如此緩慢。
按照人工智慧之父,艾倫·麥席森·圖靈的預測,大概在2000年左右,人類就應該已經發明類似人類思維、能夠透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慧。
但很顯然,從電子計算機出現之後,人類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科技樹就點歪了,一直到神經網路的出現、也就是模擬人腦神經元網路的計算模型開發出來,才算是回到了正軌,短短几年間就追平了原本落後的幾十年。
「所以……」
林弦看著眼睛冒綠光、緊緊盯著自己、不停重複讓自己輸入密碼的垃圾桶機器人。
既然它也叫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