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這一天晚上,我們的任務很嚴峻,根據我們目前所掌握的情報,一共有這5位科學家可能會在00:42分暴露在危險之中。」
男同事指著前兩位科學家,都是冬眠領域的科研新秀,年紀不算大,40多歲,但是在冬眠裝置領域已經是領頭人的存在:
「這兩位冬眠專家,將分別參與東海市的兩場科學交流晚宴,我們很
難判斷他們會不會在00:42被謀殺,但他們兩個肯定是重點監控的物件。」
然後,又指著中間的那位肥頭大耳科學家:
「來自迦納大的里昂院士,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前段時間他的常溫超導體研究震驚全世界,他也會在4月12日晚上出席一場學術報告會,開完會之後會和領導們吃飯聚餐,幾點結束也不在我們控制範圍內,不排除兇手要謀殺他的可能。」
最後,男同事又分別指著幕布上最後兩位科學家:
「這兩位科學家是來參加4月13日的剪彩儀式的,同樣是研究冬眠技術,他們的飛機是在4月12日午夜抵達,所以00:42分他們同樣有危險。」
……
林弦身邊的女同事託著下巴思考:
「如果只是為了保護他們,那是很容易的,只需要讓他們避開00:42這個時間點,自然就不會有生命危險。」
「但是……如果不給兇手們殺人的機會,他們就不會出現,我們也就沒法抓到他們,這兩件事情太矛盾了!」
「沒錯。」
講解的那名男組員繼續說道:
「前些日子我就在考慮,我們總是會在道路兩頭設定路障、阻攔網……如果兇手真的籌備非常充分,那他們肯定會覺察到我們的埋伏,就算當天有殺人計劃也會取消掉。所以說……是不是正是因為我們的行動都被發現了,所以才次次抓空?」
男組員說完,其他成員們也跟著點點頭。
確實。
兇手們殺人很囂張不假,但是他們並不傻。
如果明顯覺察到有警察埋伏、還設定了路障,他們是不會鋌而走險的。
他們很可能會耐心等待下次機會。
這樣的拉扯持續下去……警方這邊只會越來越被動。
「大家說的對,現在我們主要面臨有兩個難點。」
男組員撐著桌子總結道:
「第一,我們不能讓兇手覺察到我們的行動,包括保護科學家、設定路障阻攔網等等,不然他們是不會上鉤的。】」
「第二,如果不提前埋伏,我們無法保護科學家的生命,就算是事後抓住兇手,這個代價也太大了。】」
「這是很矛盾的兩個點。況且如果同時埋伏五個目標地點……動作實在是太大了,不引起兇手們察覺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引發察覺,他們就會取消行動,這樣下去我們永遠抓不到兇手。」
……
聽著大家的討論,林弦轉著筆沒有說話。
其實,他心裡一直還
有一個顧慮。
他環顧四周的組員……
季臨是離開了不假。
但是剩下的組員裡、這個警局裡、還有沒有季臨的內應呢?
或者說,有沒有季臨他們的眼線呢?
自己並非不信任同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