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走到,就接到了館長的電話,又來了兩隻同樣症狀的貓咪。
季得月匆匆趕到,果然兩隻貓身上的毛都七零八落,背上有的地方都流出了血,應該是貓兒自己受不住癢或痛抓的。
季得月問館長之前有沒有發現過這類的病症的貓,館長搖搖頭,說她帶來的是第一隻,陸續又有好幾只被好心人送來。
這種病到底是什麼,會不會傳染?季得月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傳染,那貓兒又是群居的話就麻煩了。
再者貓兒和人類也是最容易接觸的,尤其小孩和老年人抵抗力又不強。
季得月用儀器照了一遍,確實一模一樣,同一個位置一個大腫瘤,壓迫心臟。
本以為再次做了手術就會安然無恙,結果卻傳來噩耗,老太太家的母貓死了。
手術後第二天卻死了,當時做完手術檢查各項指標都正常了,情況也已經穩定,怎麼還會出現這種事情?
館長趕緊將這兩隻貓隔離,季得月來到方太太家去檢視。
老太太很傷心,她坐在門口,望著天空,嘴裡喃喃道:“希望貓兒能找到我家的老頭子去陪他”。
季得月看著五隻不停喵喵叫的小貓,她想也許動物的感情也是很深厚的,它們也在為母親的離世而悲傷。
母貓的屍體還在,老太太用民間老方法將它用席子裹了起來。
季得月仔細觀察,查不出症狀來,然後勸說老太太一定將貓交給她火化掉,如果傳染這一屋的貓就完了。
這一切還要從另外兩隻貓身上來得到線索了。
季得月第二天帶了藥物來,給一整院的貓,挨個打了預防針。整完這些已經接近晚上。
看了看手錶,今晚的演講要開始了,跟老太太道了別,就回了學校。
七點,綜合階梯教室座無虛席,後面還自覺加了很多小板凳,季得月就坐在中間。
首先出場的是建築設計界的“奇才”、“現代派設計大師”——貝阿迪。
貝阿迪大師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
祖父貝爾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
代表作品有國家藝廊東廂、羅浮宮擴建工程、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近期作品有*藝術博物館。
從本校畢業後他留美學習建築學,以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複雜的設計任務,並在紐約開設了自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又成立了“貝氏設計公司”,專門承擔工程的設計任務。
他的演講激動人心,令設計專業的學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當然季得月作為一個學醫的,有一些專業詞聽不懂,但不得不佩服大師強大的頭腦。
季得月的偶像傑克大師第三位出場,他一身黑色西服,年紀約摸四十出頭,戴著一副眼鏡,這是學醫的通病。
他的祖父翻譯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臟外科入門專著,製作了中國第一具肝臟血管的鑄型標本。
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切除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綿狀血管瘤。
這是一位走過了96年的老人,一位帶領著中國的肝膽外科從無到有、從有到輝煌的老人。
他就是孫大師,而季得月的偶像就是他的孫子傑克大師。自小耳濡目染絕非虛名。
季得月深深地佩服著他,他獲得中國科學界最高的獎勵——國家最高科學獎;卻始始終穿梭於最一線的病房與手術檯。
這是波瀾起伏的一生,卻又是細水長流的一生。這是功名顯赫、“戰功”累累的一生,卻又是始終操勞、初心不改的一生。
早在十幾年前,他就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