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諸朝陪我刷短影片> 第二百四十四章 春秋大時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四章 春秋大時代 (1 / 2)

沒想到六國根本不聽他的號令。無奈之下,周赧王的計劃只能宣告失敗。就在周軍無功而返的時候,城中的債主們卻來向周赧王討債。

無奈之下,周赧王只能躲到一個高臺上,等討債的人散去。成語“債臺高築”就是這樣產生的。雖說周赧王攻打秦國沒成功,但秦國也沒想著放過他。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派兵攻打西周公國,西周公勸說周赧王投降。

也是在這一年,東周覆滅。周赧王去世後,西周公國的民眾紛紛向東方逃亡,秦國趁此機會奪取了九鼎,西周公國至此滅亡。

秦莊襄王也沒放過東周公國,公元前249年,東周也被其所覆滅。

【一口氣看懂婦好#歷史#小知識#婦好】

這是商王武丁統治時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商朝的統帥手持8公斤重的斧鉞,它如同羅剎現世,所到之處屍橫遍野,鬼方計程車兵被嚇得神魂俱散。

這位手執斧鉞、勇武無雙的人就是商朝的王后婦好。今天咱們就一起看看中國第一位有史可考的女統帥婦好。

公元前1250年左右,商王武丁登上了王位。在位期間,他娶了一位能征善戰的王后,這位王后就是婦好。

與後世不同,商朝時期女子的地位很高,她們不僅擁有自己的土地,還能當官從政、主持祭祀。

婦好就是這樣一個掌握了祭祀大權的王后,據記載她經常奉命主持祭天、祭祖等活動。除了祭祀之外,婦好還很擅長帶兵打仗,只不過剛剛成婚的時候,商王武丁還不知道妻子有這隱藏技能。

直到一年夏天,商朝北方邊境遭遇外敵入侵,派去的將領遲遲不能平定外患,婦好見狀主動請纓帶兵出征。

為讓丈夫同意自己的請求,婦好借職業之便作了個弊,她進行了一次占卜,占卜結果顯示這一仗只有婦好領兵才能打贏。

武丁見狀只能同意。到了前線之後,婦好指揮有方,身先士卒,很快就戰勝敵人,還北方邊境一片和平。這一仗讓武丁看到了婦好的才能,此後她的身影頻頻出現在戰場之上。

武丁統治時期恰逢印歐人向南遷徙,遷徙過程中,他們毀滅了一個個古老文明,印度文明、古巴比倫文明都是被他們所終結的。

尤其是印度印歐人在摧毀文明之後,還讓印度的原住民淪為最低種姓的奴隸。而中華文明沒有斷代,其中就有婦好一份功勞。

史書記載婦好曾率1萬多人出征土方和鬼方,土方和鬼方就是匈奴人的先祖以及遷徙而來的印歐人,這場舉全國之力的戰爭婦好打贏了,這也讓中華文明得以延續,讓中國成了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文明沒有中斷的國家。

此外,婦好還打了有史以來的第11場伏擊戰。在攻打巴方的戰爭中,她在戰場西邊設下埋伏,武丁則從東邊對巴方軍隊發起衝擊,最後巴方軍隊陷入埋伏圈中,被打得丟盔卸甲。

終其一生,婦好出徵90多次,征討了20多個方國,為商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婦好不僅事業有成,在愛情方面她也過得相當美滿。她的丈夫武丁對她一往情深,每次婦好出徵歸來,武丁總是會親自出城迎接,有一次甚至一直迎出了80多公里。

不僅如此,在占卜中武丁也總是提到婦好。在出土的商朝甲骨中曾刻有這樣的卜辭:“婦好會有孩子嗎?”“用5個祭品為婦好消災,她的牙齒會好起來嗎?”

諸如此類,不勝列舉。僅在安陽殷墟出土的1萬餘片甲骨中,婦好就被提到了200多次。

差不多33歲的時候,婦好與世長辭了。她的離世讓武丁傷痛不已。為防止婦好死後無人照顧亡魂,武丁為她舉辦了三次冥婚,先後把她許配給商朝6世祖、11世祖太甲和13世祖成湯。

此外,商朝王后死後是要葬在王室墓葬群的,但武丁或許是捨不得離婦好太遠,就破例把她葬在了處理政事的宮殿旁邊。

隨婦好一同下葬的還有兩柄青銅鉞,鉞是當時兵權的象徵,以鉞陪葬足以證明婦好曾執掌兵權,這也為商朝女性可以帶兵打仗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此外,她的墓葬中還有400多件青銅器、700多件玉器等1900多件陪葬品。著名的婦好鴞尊以及中國最早的銅鏡也是在婦好的墓中出土的。

婦好鴞尊是商代最早的鳥形尊,它雖被沉在水中數千年,但出土後卻依舊光彩奪目,它的出土不僅為我們展示了商代青銅器的精湛工藝,還間接證明了商朝時期女性極高的社會地位。

【一口氣看懂春秋時期的歷史#歷史#小知識#春秋】

這是一個烽煙四起的時代,短短294年間,近100個國家宣告覆滅。

這是一個打仗要講究禮法的時代,沒擺好陣型不能打,沒交換戰書不能打,甚至打完仗還要到敵方陣營犒賞敵軍。這個時代就是春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拉開了春秋的序幕。歷經295年,奴隸制社會的結束宣告了春秋的終結。今天我們就按照春秋五霸的稱霸順序看看春秋時期的故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提到春秋就不得不提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史記》認為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但。

《荀子》卻說五霸應該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公元前770年,由於受到犬戎的侵襲,西周的都城鎬京殘破不堪。周平王在鄭、秦、晉等諸侯國的護衛下遷都到洛邑,史稱“平王東遷”。

至此,西周結束,東周春秋時期正式開始。東遷之後,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土地面積大幅減小,不能繼續威懾諸侯,諸侯們趁機做大。

鄭莊公就是其中之一,他積極擴軍,開疆拓土,儼然以霸主自居。

公元前720年,周桓王登基,出於對鄭莊公的不信任,他決定任用虢公取代鄭莊公的職務,這一舉動觸怒了鄭莊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