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諸朝陪我刷短影片> 第一百九十七章 伐北為什麼這麼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七章 伐北為什麼這麼難 (1 / 2)

張儀更是幫助秦國以連橫破合縱。公元前325年,嬴駟自稱秦王,成為秦國第一位君王。此後秦國滅蜀敗楚,又征服了秦國西北部最強大的義渠,逐漸露出了統一天下的端倪。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繼位。武王天生有神力,從小就喜歡與勇士們做有關利器方面的遊戲。

但在23歲時,因和人比賽舉鼎導致脛骨折斷,當場身亡。由於秦武王無子,其弟嬴稷被擁立為王,是為秦昭王。

執政初期,由羋八子(宣太后)為太后,舅舅魏冉秉政。公元前304年,年滿21歲的秦昭王開始親政,他雄心勃勃,繼續貫徹商鞅的變法國策,徹底推行軍功爵制,大力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

魏冉將善於用兵的好友白起推薦給秦昭王。白起擔任秦軍主將三十餘年,作戰中總能料敵如神,出奇制勝。長平之戰更是以坑殺趙卒40萬的戰績威震六國。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欲聯合山東六國伐秦,結果卻被秦軍攻陷王都洛邑。周天子成了階下囚,秦昭王遷九鼎於咸陽,周朝800年的統治就此結束。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即位,但此君只當了三天秦王就離奇去世,成為了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

之後的秦莊襄王在位僅僅4年也病逝了,只有13歲的嬴政成為了新任秦王。嬴政初期尊呂不韋為相,國政由呂不韋把持。

公元前239年,已經21歲的嬴政即將親政,太后的男寵發動叛亂,卻被早有準備的嬴政輕鬆剿滅。嬴政也藉機將呂不韋罷相,開始獨攬大權。

嬴政掌權後,任用尉繚和李斯等人積極推行統一戰略。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大破趙軍,俘虜趙王,趙國滅亡。

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水淹魏都大梁,魏王出降,魏國滅亡。公元前223年,王翦帶60萬大軍大破楚軍,楚將項燕自殺,楚王負芻被俘,楚國滅亡。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越國。同年王賁大軍南下俘虜齊王建,滅了齊國。

至此,秦王嬴政兼併東方六國,終於完成了統一大業。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以皇帝自居,是為秦始皇。自此中國正式進入帝國時代。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於東巡途中,宦官趙高與丞相李斯密謀篡改秦始皇遺詔,改立胡亥為帝,用矯詔殺死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

胡亥登基後政權由趙高掌握。趙高的殘暴統治不久便激起民憤,引發了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以及六國舊貴族的復國運動。公元前207年,趙高逼殺秦二世,胡亥,去秦帝號,立子嬰為秦王。

同年劉邦率兵入關,在位僅46天的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滅亡。

【為什麼伐北很難成功諸葛亮岳飛歷史小知識】

伐北戰爭到底有多難?為何歷史上的伐北戰爭大多不能成功?僅僅只有朱元璋一人完成了前無古人的北伐大業。本期影片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歷史上的伐北戰爭。

首先就是諸葛亮北伐,從都成到洛陽這條路,諸葛亮走了一輩子。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蜀漢剛剛平定南中。諸葛亮認為北伐時機已到,於是在公元228年正式率30萬大軍出祁山,北伐長安。

起初進展十分順利,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投降。然而,由於馬謖失守街亭,諸葛亮只好放棄三郡撤軍,北伐功虧一簣。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自貶三等。經過修整,諸葛亮再次派兵奪取武都、陰平二郡。公元231年,諸葛亮二出祁山,司馬懿固守不戰,被將士們嬉笑“畏蜀如虎”。

然而,司馬懿的龜縮戰術卻是百試百靈,諸葛亮果然因為糧盡退兵。234年,經過三年屯田準備,諸葛亮開始第五次北伐,兩軍對峙多日,諸葛亮給司馬懿送了套女裝,但司馬懿依然固守不戰。

不久,諸葛亮病死。諸葛亮死後,姜維接過北伐大旗,先後11次北伐中原,但已無法實現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夢想。

第二位就是劉裕北伐。劉裕,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出身寒門,家境貧寒,和前輩劉備一樣賣過草鞋。30多歲才加入北府軍,靠平定桓玄之亂而嶄露頭角。

公元403年,桓玄篡位,劉裕先是表示歸附,見桓玄不能成事,就聯絡舊部推翻桓玄,重新立晉安帝,而劉裕也在事實上掌握了東晉大權。

公元409年,南燕貴族慕容超攻破南京首都廣固,劉裕將南燕貴族全部處死,又將南燕皇帝慕容超押回建康,斬首。

南燕王隨後劉裕又平定嶺南,兼併荊州,蕩平喬屬,奪回漢中。在公元416年北伐後,秦王劉裕為東晉奪回長安。

雖然很快又丟失,但是劉裕已經收復了黃河以南、白水以北以及漢水上游的大片地區。只要再滅掉北魏,南燕就可以一統天下。

然而在公元422年,劉裕稱帝的兩年後,由於計劃未果,同年5月病死,享年60歲,歷史上最接近成功的北伐就這樣提前結束了。

第三位就是陳慶之北伐。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陳慶之出身寒微,少年時因跟隨梁武帝蕭衍而進入仕途。

陳慶之體弱多病,不能親自衝鋒陷陣,但是他指揮的軍隊經常以少勝多。在渦陽之戰中擊潰北魏軍隊,迫使魏軍投降3萬餘人,受到梁武帝讚賞。

公元528年,北魏爆發河陰之變,北海王元顥逃往南梁,請求蕭衍出兵幫助他復國,於是蕭衍派陳慶之護送元顥回洛陽,但是撥給陳慶之的軍隊僅有幾千人。

陳慶之帶領著幾千兵力攻城拔寨,孤軍深入,如摧枯拉朽一般打得北魏大軍聞風喪膽,經歷47戰,攻克32城,成功拿下洛陽。北魏孝莊帝逃往河北投奔權臣爾朱榮。

然而進入洛陽以後,元顥就驕傲自滿,沉溺酒色,對陳慶之也心生猜忌。陳慶之幾次請求南梁增援卻沒有迴音。

不久,爾朱榮集合北魏大軍攻打洛陽,陳慶之在黃河岸邊的中郎城用幾千軍隊對抗北魏10萬大軍,死守三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