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諸朝陪我刷短影片> 第一百九十一章 戰國大時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一章 戰國大時代 (2 / 2)

公元前313年,秦國打算進攻齊國,但憂慮齊楚兩國已經締結了合縱聯盟,於是便派張儀前往楚國遊說楚懷王,以秦國願獻出商於一帶600裡的土地的謊言離間了齊國和楚國的盟約,但事後卻將600裡改為6裡,楚懷王大怒,於是發兵攻秦,結果楚軍在丹陽大敗。

隨後張儀又說服趙、燕和秦連橫,徑吞楚方城地區,楚懷王公佈屈原忠告受騙,被扣留,最後死於秦國,楚國從此江河日下。

公元前293年,秦國為開啟東進中原的通道,又派大將白起率秦軍向伊闕進攻,這一戰韓魏聯軍24萬人全軍覆沒,韓兩國的精銳損失殆盡,再無力抵禦秦國東進。

但此時原本羸弱不堪的趙國又開始崛起,新即位的趙武靈王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胡服騎射改革。

為了適應騎戰的需求,他將中原地區寬袖長袍的服裝改為短衣緊袖的胡服,改傳統的車兵為騎兵,改車戰為運動戰,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大為增強,又成為了秦國向東發展的新障礙。

秦昭王為了打擊趙國,派人到齊國與齊閔王相約,同時其為西帝,其為東帝,準備聯合五國共伐趙國。但秦國的如意算盤卻被燕國宰相蘇秦識破。

他先是勸說齊閔王放棄稱帝的想法,應當發兵以削弱其的力量。又遊說燕、韓、魏、趙等五國。最終蘇秦一人配六國相印,合縱攻秦,秦國大敗,被迫割地給魏、趙以求和。此後趙國的名將趙奢、廉頗,名相藺相如紛紛登場,秦國10多年未能再踏進趙國一步。

就在秦國和中原各國打得不可開交之際,遠在北方的燕國悄然崛起。由於地處最北端,深受北方林胡、東胡等遊牧民族威脅,又和齊國接壤,多年來一直飽受齊國欺負。

直到燕昭王即位,為了復興燕國,他開始勵精圖治,廣招天下賢士。他命人在沂水之濱修築了一座高臺,並在放置千兩黃金作為贈送給前來投奔賢士的見面禮,這座高臺便是著名的黃金臺。

結果就是各國賢士們爭著奔赴燕國,燕國很快集中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其中最出名的是魏國人樂毅,他被燕昭王拜為亞卿,開始對燕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樂毅改革使燕國逐漸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

公元前283年,燕昭王派大將秦開率軍征討東胡。秦開的大軍自西向東由歸水流域向密雲地區的潮白水流域推進,一路斬關奪隘,馬踏平川,一直將東胡驅趕到今西遼河上游。

隨後秦開便在此地動員居民大修長城,建成了長達2000多公里的燕國北長城。燕國的國土面積也一躍成為僅次於秦、楚的第三大國。

公元前286年,處於四戰之地的宋國發生內亂。齊閔王趁機舉兵滅宋,企圖向中原擴張。此舉雖然讓齊國國力達到了頂峰,卻也加劇了其同秦、趙的矛盾,對韓、魏、楚也形成了嚴重威脅。

因此導致區域各國矛盾異常尖銳。燕昭王趁機派人四處活動,終於和各國達成攻齊聯盟,燕、趙、秦、魏、楚五國聯軍以樂毅為主帥,與濟西大敗齊軍。隨後率領燕軍一路長驅直入,連下齊國72城,直到攻下齊國都城臨淄,並收齊都宮廟宗室掠奪的珍寶聚才盡歸燕國,史稱樂毅伐齊。齊國從此一蹶不振。

而此時的秦國自秦孝公時,商鞅變法,中經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四代君主100餘年的努力下,已經發展成為當時天下第一的強國。

公元前279年,殺神白起率秦軍沿漢江東下直奔楚都郢城,揭開了秦國統一戰爭的序幕。秦軍長驅直入,迅速攻取漢水沿岸各個重鎮,直抵楚國別都鄢城。

楚國在鄢城集結重兵,企圖阻止秦軍南下。白起久攻不下,便在鄢城以西百里處築堤蓄水,修築長渠直達鄢城,引漢水灌城,淹死城中居民數十萬。

第二年,白起率軍攻破楚都郢城,已經被秦軍嚇破膽的楚頃襄王被迫遷都於陳。此戰秦國獲得了楚國大量國土,目睹了國家一步步走向敗亡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楚國也因喪失大片疆土和人口而走向衰落,自此齊衰,天下已成秦楚相爭之勢。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將客卿范雎的遠交近攻定為國策,開始派人與齊楚通好,然後把進攻的目標對準了趙國和魏國等鄰近的國家。

兩年之後,秦昭襄王欲發兵攻趙,但當時白起患病,於是便派與白起作戰特點一脈相承的大將胡陽領兵。

胡陽率秦軍自西向東橫穿韓國上黨郡,直接插到距趙國都城邯鄲不到300裡的閼與。但胡陽卻只是圍住閼與,並沒有馬上攻城,而是分兵進攻距邯鄲不到百里的武安。這招深得白起的真傳,意圖並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殲滅對方有生力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措手不及的趙惠文王急召大將廉頗、樂乘,詢問是否可救。兩人均認為閼與距邯鄲太遠,且道路崎嶇險阻,難以救援。

唯獨大將趙奢認為“道遠險狹,將勇者勝”,於是趙奢率軍急行軍趕到閼與,按兵不動28天,促其驕傲輕敵,而後出其不意,突然發動攻擊。

趙奢先佔領戰略要地北山,以逸待勞,等秦軍來攻,結果倉促應戰的秦軍大敗。主將胡陽被斬首,秦軍不敗的神話被打破,趙奢因此一戰成名,成為東方六國八名將之一。這便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典故。

8年之後,秦軍捲土重來,長平之戰爆發。趙將廉頗被秦將王齕擊敗之後便開始修築堡壘,堅壁清野,與秦軍對峙。

趙孝成王認為廉頗士氣低落,不出戰,秦國丞相范雎趁機派人到趙國散佈傳言,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是大將趙奢的兒子趙括。趙孝成王信以為真,便派趙括去接替廉頗為主將。秦國得知訊息後也悄悄地將主將換成白起。

白起針對趙括年輕氣盛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繼而分割包圍、切斷趙軍糧道的策略,致使大量趙軍士兵或餓死、或因突圍不成而死亡,士兵們甚至開始相互殘殺為食。趙括也在突圍時被秦軍射死,失去主將且傷亡慘重的趙軍無力再戰,只能向白起投降。

結果白起下令將所有趙國降軍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趙國。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趙國元氣大傷,再無力與秦軍對抗。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

喜歡諸朝陪我刷短影片請大家收藏:(cwzww)諸朝陪我刷短影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