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大明朝的文官們為了立太子一事吵得不可開交之時,一場場戰爭正在醞釀之中。1592年,夏寧起兵造反,明軍圍城6個月攻克夏寧城,平定了叛亂,史稱夏寧之役,也就是萬曆三大徵中的第一徵。
不久之後從鮮朝傳來了軍日入侵的訊息,剛剛統一本日的豐臣秀吉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竟做起了稱霸亞洲的美夢。以鮮朝為跳板大舉入侵華夏。
短短一個月,日軍就攻陷了鮮朝三都八道。鮮朝宣祖李昖倉皇出逃,派使臣去明朝求援。本著保護藩屬、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原則,萬曆派李如松統領4萬大軍入朝作戰。
在平壤之戰中取得大捷,以死傷不到千人的代價殲滅了上萬日軍,小西行長倉皇逃竄,明軍順利收復了朝鮮的多個城池。
之後一路南下乘勝追擊,在漢城以北的碧蹄館與日軍遭遇,雙方激戰一日,死傷慘重。由於糧草供應不足,朝鮮國內瘟疫流行,戰爭陷入了僵局,中日兩方開始議和談判。
正當兩方議和使臣互相坑蒙拐騙的時候,明朝的播州又發生了叛亂,楊應龍起兵造反。由於明軍準備不足,被叛軍打得節節敗退。
而那邊本日與明朝的談判也隨之破裂。次年正月,日軍再次出動14萬大軍入侵朝鮮。明朝再次派兵入朝,與朝軍聯合作戰。這時豐臣秀吉突然去世,日軍無心戀戰,只想趕緊撤回本日。
在露梁海戰中日軍死傷慘重,倉皇逃回本日。萬曆朝鮮戰爭的勝利是大明王朝最後的輝煌,第二年4月大軍回師。
一直懶得上朝的萬曆也特意出席了受俘儀式,將61位本日俘虜斬首,頒佈了“平倭詔”,表明對我國家人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遠,15分揚跳梁者,雖強必戮。兩個月後,播州楊應龍之亂也徹底平定,萬曆三大徵全部獲勝而告終。
然而誰也想不到短短20年後,明軍竟然會一潰千里,走向滅亡之路。
1601年,在吵了10多年之後,萬曆終於下旨立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皇三子朱常洵為福王。然而這並不能讓朝中的爭論平息下去,萬曆對福王朱常洵非常偏愛,文官們擔心皇帝有一天會廢長立幼,於是又紛紛吵著要讓朱常洵趕緊就藩。
萬曆也因此對王恭妃母子更加反感。朱常洛被立為太子後就搬到了慈慶宮,而王恭妃從此處於後宮之中,再也不能看見兒子一面,直到臨終前才與兒子相見。
1614年,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陽,萬曆下旨劃撥湖廣4萬頃莊田給福王府。然而湖廣全省上下也就找出了頃地給了福王。
除此之外,萬曆還給了福王一大堆禮物,多到用馬車船隻都裝不下。相比之下,貴為皇太子的朱常洛就非常不招萬曆待見,整日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然而誰也沒想到,此時距離明朝的滅亡僅剩30年。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自稱大汗,兩年後公開起兵反明,派大軍圍剿,在薩爾滸之戰中遭遇慘敗。明朝再無力遏制後金的崛起,滅亡的喪鐘已經敲響。
1620年,萬曆皇帝朱翊鈞病逝,享年58歲,廟號神宗,葬於定陵。
【一口氣看懂明朝的那些皇后們#歷史#明朝#皇后】
眾所周知,歷代皇后大多出身顯赫,但她們中的許多人卻以堅貞、協調、溫暖著稱,甚至還有被比作女中堯舜的典範。那麼明朝為何會有那麼多的賢后,為何唯獨大明的皇帝對皇后的身世不加挑剔?本期影片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明朝的那些皇后。
第一位:孝慈高皇后馬秀英出生於1332年,因父母早逝,被亳州元帥郭子興收養。21歲時由郭子興做主嫁給了朱元璋。
當時軍閥們都有收養義女聯姻的習慣。郭子興想透過聯姻讓朱元璋安心為自己效命,但他很快就發現朱元璋不是池中之物,轉而開始打壓朱元璋。
馬秀英透過說動郭子興之妻才讓朱元璋化險為夷。在朱元璋爭奪天下的過程中,馬秀英安撫將士們的家眷穩定後方,還親自制作衣服鞋子送往前線。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立馬秀英為皇后。馬皇后生性節儉,空曉經史,時常勸阻朱元璋不要屠戮大臣。1382年馬皇后去世,享年五十一歲,諡號孝慈皇后。
第二位:仁孝文皇后徐氏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長女,天資聰慧,自幼飽讀經史,有女諸生之稱。15歲時嫁給了燕王朱棣為正妃,夫妻二人非常恩愛,共生有三子四女。
朱元璋死後,建文帝大舉削藩,燕王朱棣決心起兵造反。徐氏全力支援自己的丈夫,在靖難之役的4年中,徐氏和世子留守BJ大本營,使得朱棣能夠安心在前線征戰。
然而徐氏的弟弟魏國公徐輝祖卻是堅決地站在朝廷這邊。此外,徐氏的另一個弟弟徐增壽則是堅決站在朱棣這邊。
在朱棣即將勝利時,徐增壽被建文帝拉到左順門處死。朱棣登基後立徐氏為皇后,但徐輝祖卻被圈禁在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徐增壽的兒子徐景昌則被封為定國公,從此徐家分出了魏國公與定國公兩大分支。1407年,徐皇后在幽禁中去世,終年46歲,諡號仁孝皇后,葬於BJ明長陵。
第三位:誠孝昭皇后張氏河南永城人,明朝第一位出身平民的皇后。其父張麒因為女兒被選為燕王世子妃而受封兵馬副指揮。
在朱元璋駕崩,新登基的建文帝與燕王朱棣劍拔弩張之際,作為燕世子妃的張氏生下兒子朱瞻基,朱棣見到長孫出世格外高興,更加堅定了造反的決心。朱棣攻入南京登基稱帝之後,雖然並不太喜歡肥胖的朱高熾,但對朱瞻基倒是非常喜歡。
出於對孫兒的喜愛,朱棣還是冊封了朱高熾為太子,張氏也成為太子妃。然而朱棣卻因為漢王挑撥,對太子非常不待見,幸虧有張氏這個兒媳帶著兒子在公婆面前為夫君刷好感,否則太子指不定哪天就被廢了。
1424年,朱棣在北征歸途中駕崩,朱高熾登基為帝,立張氏為皇后。10個月後朱高熾突然暴亡,朱瞻基登基尊母親為太后,軍國大事都要聽從太后的裁決。然而張太后年僅38歲就英年早逝,僅留下了8歲的兒子朱祁鎮,張太后成為了明朝的第一位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