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諸朝陪我刷短影片>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朱祁鎮與于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朱祁鎮與于謙 (2 / 2)

在嬰兒夭折率極高的古代,這六個孩子全都長大成人。從這方面來看,朱祁鈺在物質待遇上並沒有苛待太上皇。然而,從高高在上的皇帝變成一個有名無實的太上皇,這對於朱祁鎮來說還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這也為日後朱祁鎮對朱祁鈺一家的報復埋下了伏筆。

1452年,朱祁鈺不顧群臣反對,強行將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從太子廢為王,改立自己唯一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還廢了自己的原配汪皇后,改立太子生母唐貴妃為皇后。

沒過多久,朱見濟夭折,唐皇后因傷心過度而去世。朱祁鈺將他以皇后之禮安葬於天壽山。此後,朝中要求復立朱見深為太子的聲音越來越強烈,朱祁鈺卻充耳不聞,把希望放在自己還能再有兒子上面。

5年後,朱祁鈺病重不起,石亨、徐有貞等人在得到孫太后的手詔後帶人衝進南宮迎接太上皇朱祁鎮復辟。20多天後,朱祁鈺去世,終年29歲。朱祁鎮處死了朱祁鈺重用的于謙、王文,廢除了朱祁鈺的帝號,將其以親王之禮葬於BJ金山。同時勒令朱祁鈺的妻妾全部殉葬。

被廢的汪皇后因為為太子朱見深說情才逃過一劫,被趕回朱祁鈺的王府居住。而早逝的唐皇后就沒有那麼幸運,她的陵墓被朱祁鎮派人搗毀。

公元1464年,38歲的朱祁鎮駕崩。英宗臨終前廢除了殘忍的殉葬制度,成為朱祁鎮一生中為數不多的善政之一。

已經改名為朱見深的明憲宗在登基後善待庶母汪氏,恢復了朱祁鈺的帝號。汪氏最終於正德年間去世,享年80歲,與朱祁鎮合葬。

——“朱祁鈺但凡有個兒子,朱祁鎮根本當不了皇帝,而且朱祁鎮造了反自己兒子的反。”

——“也不是沒有兒子,二子肯定是被人害的,這時候孫太后實力很強大的。”

——“別的不說,殺于謙這一條罪過,就活該被後世人罵一輩子。”

——“要是誒呦朱祁鈺,大明就要會在朱祁鎮手裡了。”

【一口氣看懂大明王朝的救星——于謙#歷史#明朝#于謙】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他是可以與岳飛齊名的民族英雄,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救國救民,但卻救不了自己。

他一生剛正廉潔,愛民如子,留下了“兩袖清風”的典故,卻遭小人記恨,含冤而死。大明王朝為何由盛轉衰?舊時宰相於謙為何救不了自己?本期影片就讓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一起走進于謙的一生。

于謙出生於今ZJ省HZ市上城區恩多祠堂巷,其祖父在明初曾任工部主事。于謙自幼就刻苦讀書,而且十分崇拜文天祥。

7歲時,有個老和尚曾對他說,他日舊時宰相也在元末明初,和尚是個人才輩出的行業,且不說太祖皇帝朱元璋就當過和尚,單說在於謙的時代,就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這個老和尚雖然在史書上沒留下名字,但是他的這句話卻在幼年的于謙心中種下了救國救民的志向。

24歲這一年,于謙考中進士。5年後,漢王朱高煦叛亂,于謙作為御史隨明宣宗朱瞻基出征平叛,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高光時刻。漢王雖有其父朱棣的野心,但是遠沒有朱棣的實力。皇帝率領大軍兵臨城下,當即就嚇破了膽,主動開城投降。明宣宗派于謙去數落漢王的罪行。

于謙聲色俱厲,斥責漢王犯上作亂,把漢王罵得抬不起頭。明宣宗十分滿意,在回師後犒賞了于謙,還派他去徐州平反了幾百起冤案。于謙生性正直,為官清廉,每到一地都為百姓解決困難,深受百姓愛戴。

1435年,明宣宗駕崩後,太子朱祁鎮登基。由於朱祁鎮年紀太小,無法治理朝政,所以朝廷大事都由內閣元老“三楊”處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謂“三楊”是指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元老大臣,他們德高望重,對於謙頗為重用。然而隨著三楊相繼去世,宦官王振獲得了朝政大權。朱祁鎮對王振非常信任,無論是勳貴外戚還是文武百官都要對王振阿諛奉承,百般才能保住仕途。

生性正直的于謙不願攀附王振,每次回京奏事都不帶任何禮物。通遼勸他不要得罪王振,于謙卻說“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王振聽說以後心生怨恨,恰巧有個御史和于謙名字類似,得罪了王振,王振誤以為是于謙就把他下獄論死,過了三個月才想起抓錯人,又把于謙放了出來。經此一劫,于謙也不改其正直本性,在地方安撫流民,賑濟百姓。

1448年,51歲的于謙被召回京出任兵部左侍郎。次年,瓦剌太師也先南下進犯,王振慫恿朱祁鎮率50萬大軍御駕親征,于謙極力勸阻。

可皇帝卻是鐵了心的要去討伐瓦剌。無奈之下,于謙只好留守BJ主持兵部的工作。事實證明於謙的反對很有先見之明,由於王振的瞎指揮,明軍在土木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慘敗,50萬大軍全軍覆沒,皇帝朱祁鎮被俘,瓦剌大軍乘勝向京師進發。

訊息傳回BJ,朝廷震動。天順帝朱祁鎮之弟朱祁鈺連忙召開朝會,讓群臣討論下一步應該怎麼辦。徐有貞鼓吹朝廷應該先回南京,于謙挺身而出,厲聲反駁:“言守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

朱祁鈺恍然大悟,當即就同意堅守BJ,並讓于謙負責北京城防應對瓦剌來犯。此時北京城裡人心惶惶,無論是文武百官還是居民百姓,都想起了三百年前的靖康之難。

喜歡諸朝陪我刷短影片請大家收藏:(cwzww)諸朝陪我刷短影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