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的生活中藏著暗起的波瀾。
江易看在眼中,卻無力改變什麼,他只能護好自己和身邊的人。
轉眼間,已經是兩月之後。
院中的棗樹抽出了新芽,嫩綠嫩綠的。
江易坐在樹下,讀著一本醫術入門書籍——《神農本草經》。
考慮良久,江易還是收起了自己的小本本,暫時沒有去找赤虎幫的麻煩。
他的實力還不足以讓他應對未知的變故,比如赤虎幫忽然蹦出來一個化勁武者,他就插翅難逃了。
這不是胡亂臆想,而是一種基於現實的微小几率的推測。
赤虎幫能夠盤踞白雲城這麼多年,有幾張底牌不為過吧。
反正時間優勢在他,自己只要一點一滴的積累。
就是這醫書江易實在讀不明白。
真正學醫起來,江易才明白要讀的書有多少。
什麼病理、醫理、藥方、針灸、經脈、五行等等,每一個系列的醫書又有多少。
這還是他走了侯公子的關係,去城中醫館跟著老郎中觀摩學習過一段時間,老郎中不敢藏私的情況下。
不過想一想也明白了。
前世那些醫學生讀書動輒五年八年,還得去醫院中實習,更別說他們還是專門攻讀一個科目。
他想要在醫術方面入門,沒個三五年專注學習怕是做不到了。
畢竟醫術這方面,不僅需要看書,還要對人對症,實戰中提升水平。
所以江易果斷調整思路。
畢竟他不是真的要學醫。
他要學的只是醫術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製藥,他不必懂太多病理,懂藥理就行了。
什麼藥有什麼效果,與什麼藥材相生相剋,結合起來又有什麼反應。
果然這麼一調整,他的壓力大大減少。
每日讀書配藥,先拿家中養的小白兔試藥,吃不死兔子,自己再用在臨床上。
而配藥方面也著重研究補益氣血方面的藥方。
比如什麼《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當歸補血湯》,《四物湯》,《人參養榮湯》,《八珍湯》,《大補陰丸》,《六味地黃丸》,《腎氣丸》,《補天大造丸》……
雖然有時候把握不住藥量,但江易自我感覺效果都挺不錯的,沒吃死人。
折騰了兩個月,江易光是買藥材就花了四五百兩銀子,更別說製藥時花費的心血。
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