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峰山腹之內,一座大殿燈火通明。
說是大殿,實際是山體之內平整加固所形成的一處巨大空間。大殿四壁並不齊整,細看下來,能看到無數劍刃切削的痕跡,竟是有人以剛猛無鑄的劍勢生生在這巨大山峰之內挖出來這麼一處秘境。切削痕跡無一不是透出悠遠古樸的氣息,透露出的風格各有不同,分明是代代都有人繼續拓寬。
劍冢建宗千年,落霞峰本就是宗門氣運匯聚之處,加之多少代弟子劍意累積,土木山石早就在這種氣運劍意之中淬鍊得堅固非常,尋常高手運足道力也只能在上面留下淺淺一道痕跡。劍冢中人卻還有人能在落霞峰山腹之內不斷拓出這麼一處所在,劍意之鋒銳著實驚世駭俗。
大殿四壁隔出一定距離便斜插著一把劍,遠看尚察覺不出異象,近看時,每一把劍長度都足有數丈,寬足足抵得上兩扇門板並排,厚也過尺。巨劍材質非石非鐵,泛著一股子奇異的光華,就是這些光華照亮了整個大殿,不留一絲死角。
大殿穹頂看上去卻是漆黑一片。落霞峰固然雄偉以極,以修道者眼力卻也不至於一眼收不到眼底,可是這藏身於落霞峰內的大殿穹頂卻彷彿高遠不見其邊界,向上方無限延伸直至天宇,凝神看去,甚至隱約令人有一種直接注視著星空的錯覺,然後無可避免地產生在如此宏大天地之中自身無限渺小的感覺,神魂激盪難以自持。
大殿地面則是整齊的平地,從四壁向內,地磚圍成一圈圈同心圓,最中心的地面則保持著山石原色,上面插著一柄古劍。
古劍形制看起來甚是樸素,比現在劍冢弟子所用的形制更加簡單粗糙,看起來不像是修道中人會用的那種風格,反倒像是凡俗鐵匠們粗製的武具。甚至這柄劍本身喑啞無華,若不是出現在落霞峰大殿的正中心,恐怕任何人都只會當這柄劍是凡俗之中平平無奇的尋常武具,修道人怕是多看一眼都嫌浪費時間。
而真正知道這柄劍來歷的人,卻無一不會在初見之時對它致以最發自內心的敬意。
因為劍脊靠近劍鍔的位置,歪歪扭扭刻著三個字。
宗無量。
傳說中劍冢那位將天下劍修踩在腳下的驚世老祖,踏上漫漫求道之路伊始,便是從村頭鐵匠鋪子裡花三兩銀子打了一把長劍,從此仗劍天涯,三尺秋水拼出一世威名。
當年他在那柄長劍上刻下自己名字的時候,可曾想到這三個字會成為多少劍修心目中無上的存在?
在這柄長劍之前,大殿之中,立著數道人影。
宗主息無涯,劍獄鎮獄鬼老,鍛堂掌堂湛盧,牖堂執樞莫輕言。
除開宗主,一尊冢主兩尊堂主齊至,已是極具分量的場面。
息無涯立在最內側,依舊是白天那種雲淡風輕的樣子。鬼老和湛盧俱是玄色大氅分立兩側,目光凝重。
三人目光聚集之處,赫然便是席良的屍身。
屍身懸空而立,形容如若尚有生機,縷縷道力從他周身大穴穿行出入,看上去竟是在吐納一般。
在席良屍身之後,正引動道力的便是牖堂執樞莫輕言。
第一眼看過去時,沒有人會相信這麼一個看起來溫婉如水的女子會是劍冢內執掌一堂的大人物,就如同沒有人會相信這麼一雙青蔥似玉的纖纖素手握上劍時可以殺得封住了幽冥十年南下之途。
牖堂是劍冢耳目,一應查探之事俱是牖堂弟子負責。
莫輕言還是一名普通弟子的時候,接到過去北境確認幽冥動向的任務。本是例行的查探確認,卻不想幽冥異動,隔絕人鬼的幽冥之門不知為何張開一條縫隙,鬼兵冥將循著氣息入侵凡俗。莫輕言到達極北冰原之時,幽冥已南侵百餘里,過處生人絕跡,多少家破人亡。
鬼氣隔絕之下,劍訊無法傳出,當時只有五步的莫輕言悍然拔劍死據步天關,一戰便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