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瘐嶺,地處溫縣以西百里之處。
冬季一月,大雪剛下不久。
厚厚的層層大雪覆蓋于山嶺之上,將山嶺塑造成了一座白皚皚的雪山。
山嶺中間有一條狹長的道路,道路十分的曲折,進入這條道路之中,人們的視線就會被兩側的山嶺所遮蓋,前後只能看到幾十米遠。
走在這條道路之上的人們,身處這道路之中,因為視線被遮擋,所以根本不知這條道路有多長,只知道走從道路的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拐五個彎。久而久之,當地的人們就給這條道路命名為五彎道。
從平陰渡過黃河之後,前往溫縣最近的一條道路,就是這條五彎道。若是走其他的道路,就要多繞行上百里。
大瘐嶺,也是陳勐離開溫縣前往酸棗之前,與劉備商議的,與牛輔軍交戰之地。
從酸棗至大瘐嶺,需要十幾天的時間,這也給劉備提出了一個要求。必須在大瘐嶺那裡防守十天以上,給陳勐爭取到足夠的時間,讓陳勐將陶謙的三千丹陽精兵,帶領至五彎道兩側的山嶺之中。
劉備自然也知此戰事關重大,所以在得知牛輔軍渡河的訊息之後,立刻盡起溫縣之兵,在大瘐嶺五彎道西側安營下寨。
而得到牛輔軍開始渡河的訊息之後,陳勐當即與王朗、曹豹一起,率領三千丹陽兵趕往大瘐嶺。
與牛輔軍的這一戰,王朗、曹豹二人也知此戰的重要性,二人同樣希望在此戰中獲得軍功,所以二人一路之上倒是十分的配合陳勐。
為了儘快的達到大瘐嶺,陳勐率領三千丹陽兵出發時,盡棄輜重,一路之上部隊輕裝前進,日行四十餘里。
這支軍隊最重要的就是要發揮出突然性,在與牛輔軍接觸之前,堅決不能被董卓軍的斥候發現。
陳勐率領一支百餘人的精銳部隊,走在隊伍的最前方,一路之上,拔除多個董卓軍的斥候。
連續行軍十餘日之後,三千丹陽兵全部抵達大瘐嶺。
山嶺之上的茫茫白雪,此時倒是成了軍隊紮營的最佳隱藏助手。一座座白色的軍帳,在山嶺之中拔地而起,若是不走到這些軍帳旁邊,那定是不會發現這些突然出現的軍帳。
將三千丹陽兵分成兩隊,陳勐、糜竺兩人帶領一千五百人,前往五彎道一側的山嶺駐紮,王朗、曹豹兩人率領剩餘的一千五百人,前往五彎道另一側的山嶺駐紮。
部隊駐紮後,與糜竺交代一番,陳勐當夜趁著夜色就前往了劉備軍的營寨。
這十餘日,劉關張三人與牛輔軍打的十分憋屈。
牛輔派兵天天於營寨前叫罵,而劉備三人卻不能派兵出寨迎戰敵軍。
牛輔這幾日中,也曾派兵對劉備的營寨進行一次強攻,但是精於野戰的西涼兵士在攻城拔寨方面著實不擅長,再加上劉關張三人這幾年剿匪下來在打仗方面收穫巨大,所建立的營寨又十分有章法。
牛輔軍在這一次的強攻之中,損兵折將不說,軍隊計程車氣也受到了不小的打擊。所以,再嘗試一次強攻之後,牛輔就決定不再做這種無用功了。
不過,牛輔並不擔心,軍中的斥候早已探明,對面的劉備軍軍中的糧草已經不多了。而自己這裡,所攜帶的糧草還能堅持月餘。
既然你不出戰,那咱們就在這裡耗著,拼消耗,牛輔並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