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林十分的慶幸自己第一時間就來到了孝敬裡,在聽到司馬懿說此事與常氏完全無關時,一直有些懸著的心,也終於落了下來。
常林與司馬家族中的長輩商談許久,也沒有想出是哪個家族、哪方勢力,和司馬懿有如此深仇大恨。
而且這些人也想不明白,那個施暴的惡人做出這事,是針對司馬懿個人,還是針對司馬家族,亦或是針對司馬家族和常氏家族。
“莫非是河內郡太守王匡?”常林說道。
畢竟王匡這些日子一直在想盡一切辦法,想從河內郡民眾身上搜刮糧食和錢財。
想到這裡時,常林急忙從孝敬裡離去。返回溫縣家中,又再次準備了一份重禮,前去拜見胡母彪。
一份重禮,再加上常林的名聲以及三寸不爛之舌,成功的將胡母彪給說服。
胡母彪立即寫信勸說王匡,王匡隨後也就把常林的叔父給放了。
常林的叔父被關押的這件事雖然已經被成功解決了,但是常林心中卻越來越不踏實。
太守王匡會因為常林叔父扇一個客人幾巴掌就把其叔父抓了起來,那王匡會不會因為其他的一些小事情把常林的另一個親屬再給抓起來?
到那時胡母彪還會不會幫常林?王匡還會不會聽胡母彪的?
畢竟王匡現在軍中也是十分缺糧的,而王匡為了糧食也是什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的。
常林想到自家的那兩座糧倉,覺得太守王匡再對自家出手的可能性很大。
昨日司馬懿被偷襲胖揍,說不準就是太守王匡給他們常氏和司馬氏的一個警醒。
想明白此關節後,常林終於下定了決心。決定將那個早就存在於其心中的想法給付諸於實際。
遷移,整個家族遷移。常林下定了決心。
“時兒,看來我們家族必須得儘快遷往上黨了。”
“阿父,真要如此做嗎?族人在此地已生活百餘年,對此地感情很深,若是遷往上黨,怕族人不解啊!”
常時說的很有道理,戀鄉情結自古有之,且古時候的人們還要比現在的人們更注重這個。
老馬戀舊棧,池魚思故淵!
“汝之言阿父何嘗不知,但如今河內郡太守王匡已經盯上我們常氏,這次我們常氏幸運的躲了過去,那下次呢?
只要我們常氏在溫縣,只要我們常氏家中有錢有糧。那王匡定然不會罷手的。
而且溫縣這裡說不定後面就要成為討董聯軍與董卓軍交戰的地方,那時不僅整個溫縣,恐怕整個河內郡都會被戰火波及。到那時,我們常氏能在戰火的波及下倖存下來嗎?
與其那樣,還不如我們先前往上黨,等這裡的戰事結束以後,我們再返回溫縣。”
遇到戰火時,將家族整個遷往他處,是一種十分不錯的選擇。
穎川荀氏在諸侯聯軍討董時,將家族遷往冀州,避免了被董卓所屠戮。
琅琊諸葛氏因徐州戰亂,輾轉反側,將家族遷往荊州,培養出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諸葛丞相,沒有之一。
“時兒,你去將族中長輩全部請過來,遷移之事,阿父還需與他們一一說明。”
常時聽到常林的吩咐之後,正欲轉身離去,忽然想到一事。
“阿父,今日司馬家族幾乎派出了所有的門客,在溫縣境內尋找行兇之人。但是,好像並沒有什麼結果。
阿父,既如此,孩兒就一直在想,那司馬仲達被人襲擊一事,是否也與那太守王匡有關?”
常林聽到自己的兒子想到了這一點,不禁面露欣慰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