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9章 陳紀修書 (1 / 2)

董卓廢劉辯立劉協為帝后,鳩殺何太后,專制朝政。並於公元189年十一月,自稱相國,並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全無人臣之禮。董卓在京師縱兵剽掠財物、婦女、殘害百姓,京師人人自危。

大漢四百年曆史,忠義之士何其多也。董卓倒行逆施,胡作非為,自然是有忠義之士看不得董卓的亂政行為。東郡太守橋瑁即為其中之一。

東郡太守橋瑁自知僅依靠自己的力量,難以扳倒董卓。所以橋瑁就偽造了一份京城中三公給各州、郡的文書,陳述董卓的種種罪惡,上書:

“董卓私自廢帝劉辯,改立劉協為帝,此事皆乃董卓個人所為,朝內大臣恐於董卓的惡名不敢反抗。董卓在雒陽城內,縱兵擄掠,殘害百姓,百姓人人自危。我們受到逼迫,無法自救,盼望各地興起義兵,解除國家的大難。”

隨後,文書,傳發至全國各地郡縣。

十二月份,橋瑁偽造的討董文書,傳至平原。平原相陳紀看到文書之後,也是有些驚訝。沒想到董卓此人竟然能做出這等事情。

陳紀得書以後,立即派人將平原城內的劉備、陳勐二人喚來,然後將此文書拿與二人。

此時關羽、張飛等人,去他縣圍剿反賊,尚未返回。簡雍則是組織百姓去他縣將圍剿反賊所繳獲的物質搬運過來,也不在平原縣城。

“即是三公所書文書,想必此事定然為真。”劉備看完文書之後,沉聲說道。

“那董卓上任之後,任命了多位士族子弟、才能之士擔任地方官員,還提拔了多位有名望之人入朝為官。雖然這些士族人士、有名之人,不喜董卓,多是受到董卓脅迫才不得不入仕。但是沒想到董卓此人竟然能做出這等惡事。”

“董卓此人,我亦有所耳聞。以勇武起家,在涼州的羌人之中也是頗有威望。也曾參與過多次剿滅反賊的戰爭,應該是一個忠義之士。可沒想到如今董卓竟如此惡貫滿盈,做出如此喪盡天良之事,實乃可誅。”

陳紀有些憤怒,說完後,端起面前的一盞茶,喝了一大口茶水,心情稍微平復了一些。

“失態,失態。玄德、公幹勿怪!”陳紀說道。

“陳先生,言之有理,董卓此人確是可誅。”劉備說道。

“陳先生,如今三公既然已經發下討董文書,想必此文書現在已經傳至各郡縣。三公號召各地興起義兵,共同討伐董卓。不知陳先生意欲何為?”陳勐說道。

公元190年群雄討董的事情,陳勐自然是十分清楚的。三國演義中寫的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然而實際上其實只有十三路諸侯。

群雄討伐董卓的事情,歷史之中,劉備也是應該參與過的,只是那時的劉備名氣太小了,根本引不起什麼人的關注。史書中也沒有寫劉備參加反董聯盟。

不過此時的劉備在名氣方面,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雖然比歷史中好了一些,實力也強大了一些,但是和那些參加討伐董卓的諸侯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貿然前去,說不定又會被人趕出帳外。

然而群雄討董實乃是一個揚名天下的好機會,去討董是必然的。但是以什麼身份前去討董確是很有講究的。

如今劉備與平原相陳紀相交不錯,而陳紀又是當今的名士,“三君”之一。若是劉備此次參加討伐董卓能得到陳紀的支援,那以陳紀的名聲,想必群雄定然不會輕視劉備。

“即是三公下發討董文書,吾等自應前往。”陳紀說道。

“陳先生,大義之人也!備今亦願意率兵前往,參與討董,為大漢天下以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