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大漢天子和朝中重臣,在朝堂之中靜靜的等候半個時辰的人,確實有讓人羨慕嫉妒恨的資格。
這樣的權勢,恐怕已經是權利的巔峰了吧!
當董卓返回朝堂時,無一人露出不悅之色。
看到董卓返回時,劉協急忙起身,一臉謙恭之色的迎請董卓坐於其旁。
拖著肥胖的身軀,坐下後,董卓笑著說道:
“哈哈!吾已有良策可破賊矣!”
劉協聽到後,急忙說道:
“相國有何良策?”
董卓扭頭看了看劉協,又看了看下面的眾位大臣,大聲說道:
“遷都!!!”
遷都二字一處,朝堂內眾人頓時譁然。劉協聽到之後,頓時癱坐於龍椅之上,渾身不禁打顫,哆哆嗦嗦的不知道說些什麼。
朝內大臣聽到後,無不吃驚萬分。誰都不會想到董卓竟然會想出要遷都。畢竟這事情太大太大了。
之前所說也有不少遷都之事,但這些都是有不得不遷都的原因的。都是從貧瘠的地方遷到肥沃的地方的。
雒陽作為都城已近兩百餘年,縱觀整個大漢王朝,還有那些地方能比得上雒陽的繁華的。
董卓遷都一事剛一提,朝內就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司徒楊彪急忙起身,走到朝堂中間,恭手朝劉協和董卓施禮後,問道:
“不知相國想要將都城遷往哪裡?”
董卓沉聲說道:
“你們這些人,平時都不去雒陽大街嗎!現在滿大街都在傳唱著一首童謠‘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這不是上天要讓我們遷都嗎!”
“我意順從天意,遷都長安。”
司徒楊彪聽到董卓要遷都長安後,認為此事絕不可行,於是大聲說道:
“臣以為此事不可。長安附近如今已經凋敝不堪,兩百年前的動亂,致使關中地區至今仍未恢復往日榮耀,而雒陽現在確是繁華異常,我們豈能從一個繁華的地方遷都至一個貧苦的地方。
遷都就要拋棄雒陽百年來的宗廟皇陵,動靜太大。遷都後,百姓也不容易安居。”
“還有,相國所說那個童謠,吾亦有所耳聞。但這個童謠只是孩童只見的玩笑之語,我們豈能當真。”
董卓聽著楊彪不停的說著反對自己遷都的言語,頓時怒從中燒,待楊彪說完後,憤怒的喝道:
“您要阻撓國家大計嗎?”
太尉黃琬這時也上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