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2章 諸侯的心思 (2 / 2)

“可是號稱“三君”之一的潁川陳先生?”

“正是此人。”

說完之後,劉備就將手中的書簡遞給了曹操,然後轉身退至一旁。

******

帳外的張飛、陳勐二人,已經在凌冽的西北風中被西北風洗禮了近一個時辰了。

陳勐心中此時不禁對那個假傳三公之命的東郡太守橋瑁恨之入骨,傳個三公之命什麼時候傳不好,非得等到下半年十月份左右傳,等到二三月份傳不好嗎!

那時春暖花開,天氣也不寒冷了,到那時候再傳不香嗎!

只是,這個想法也只是陳勐的一廂情願而已。畢竟雖然穿越過來,來到這歷史之中,他所能改變的也只有和自己接觸的這些人、這些事而已。而那些更多的與他沒有任何關係的歷史事件,照樣還是會沿著歷史原有的車輪痕跡,繼續走下去。

比如東郡太守橋瑁偽造三公之命,號召天下群雄討伐董卓這件事。事件的發生時間、發生地點,陳勐改變不了,但是這個事件的結果,陳勐或許能做出些許改變。

改變的只是更有利於自己而已。

不過,被西北風這麼一吹,陳勐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

東郡太守橋瑁假傳三公之命這件事,難道這些諸侯就不知道嗎!陳勐不相信,打死都不可能相信。

這些諸侯要麼是郡太守、要麼是州刺史,放到後世中那都是高官、封疆大吏級別的人物,這些人物能看不出這個詔書的真假嗎!就算有一個太守有點傻、有點笨,但是這十三個太守都傻都笨嗎!

就算看不出這個詔書的真假,那派一個人去雒陽城內找三公打探一下總能做到吧!

但是這些人卻都沒有這樣做。確切的說應該是沒有人願意去探究這個詔書的真假。

董卓暴政是事實,對於對大漢忠心的人來說,這個詔書就是他們一個起兵反董的最佳理由,哪怕這個理由是假的。畢竟假的也比沒有強吧!

而對於那些有些其他小心思的人來說,這是不是一個能夠取代董卓的機會呢!

董卓是誰啊!一個縣尉的兒子而已,在這些世家眼中,和白身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區別。一個靠白身起家的人,就憑著一些軍功,竟然都能坐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國。

這讓這些世家出身的、豪強出身、皇室出身的人作何感想。幾百年來,一個我們這些人最看不起的一類人,如今竟然騎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這些人能受得了嗎!能不想盡一切辦法辦他嗎!

你說你董卓護送皇帝來雒陽以後,要是勤政愛民、會治國理政,能得到天下百姓、當朝皇帝的支援,我們這些人也就忍了,可是你董卓來雒陽以後辦的哪一件事不是人人公憤、人人都想除之而後快的事情。

你董卓做的這些事情,也是有些太失人心了。

有些世家可能是不甘於居於董卓之下,而有些世家是不是會想,如今一個白身的董卓都有機會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那我這個世家子弟,是不是更有機會成為這樣的一個人呢!

之前的掌權之人,要麼是宦官、要麼是外戚,而董卓呢,兩個都不是。董卓的出現突然給這些世家提供了一個掌權的思路,原來不靠這兩種方式竟然也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