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之間相互打架,是鬥毆。打勝者,得到榮耀;打敗著,得到落寞。
當打架從兩個人變成兩群人之後,就變成了戰爭。
嚴肅的軍紀、優良的裝備、強大的攻城器械等等,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將對方的一群人打敗。
將對方的一群人打敗之後,就可以得到對方的土地、人口、錢財、糧食等等。
戰爭的獲勝方在得到勝利的喜悅之後,就要開始面對一些隨之而出現的煩惱。
比如投降計程車卒。
士卒也是人,是人就需要吃飯。東漢末年為何會有那麼多平民百姓成為反賊,主要的一點原因就是吃不上飯。
餓死也是死,造反也是死。然而相比餓死,造反還存在活下去的希望,造反還能讓自己在死之前吃上一頓飽飯。
當造反和餓死擺在東漢末年的百姓面前時,大多數人選擇造反也就不足為怪了。
白起坑殺40萬趙國降卒,項羽坑殺20萬秦軍降卒,除了擔心這些投降計程車卒會再次反叛以外,恐怕另外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糧食給這些降卒了。
獲得了一場大勝的劉備還沒有高興太久,就開始發愁了。
當劉備帶人來到徐虎的營寨,看到營寨內的庫房裡面存放的錢財、糧食、兵器,高興的都差點蹦跳了起來。
尤其是當劉備看到庫房內的上萬斛糧食後,更是喜出望外。
因為有了這上萬斛糧食,劉備手下的這六百多部曲,在未來近一年內都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了。
可是當劉備看到這次戰爭後,投降的六千青壯以及隨後其他各處投降過來的兩萬多百姓後,劉備就覺得這上萬斛糧食,那是太少太少了。
讓這些成為反賊的百姓歸降容易,可是讓他們歸心就很難了。
如何讓這些突然增加的近三萬人歸心,就成了劉備亟需解決的難題了。
當劉備將這事告訴平原國相陳紀,希望陳紀能提供一些糧食時,陳紀很好的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十分禮貌的說出這事他也無能為力,讓劉備這個平原縣令自己解決。
畢竟這是你平原縣令自己打的仗,自己抓的俘虜,當然得自己解決了。自己挖的坑當然得自己跳了。那種自己挖坑讓別人跳得行為,屬於不講理、屬於不道德、容易遭人恨。
當然有一種人可以挖了坑讓別人跳,你還沒法說他不講理、不道德,還不敢恨他,這種人是領導、是上級、是掌管著你能得多少錢得人。
當劉備將如何讓這近三萬人歸心的事情,交給陳勐想辦法解決時,陳勐只能十分樂意的笑著答應了。
劉備即是陳勐的大哥,也是陳勐的上級。所以陳勐現在就不會說劉備不講理、不會說劉備不道德、更不會記恨劉備,而是十分高興。
陳勐後世的時候,對這種事就已經習以為常了。每次領導將一個很差的班級交給陳勐時,陳勐都會對領導感恩戴德。因為領導說了,這是對陳勐的考驗、是領導相信陳勐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