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3章 技術轉移 (1 / 2)

1986年的“531戰略”,1990年的“908工程”,1995年的“909工程”,國家組織三次技術攻堅。

猛攻電子技術,希望能守住國內市場。

陸續誕生了無錫華晶、紹興華越、上海貝嶺、上海飛利浦和首鋼 NEC等多家積體電路和半導體公司,

但除了無錫華晶在臺島資本的注入後,實現盈虧平衡外,其餘的公司盡數失敗。

因為,國內電子技術,在開改前主要客戶是軍方,無市場壓力,良品率非常之低。

3微米的晶片,良品率不足百分之一,而美方技術達到百分之九十。

國家早早意識到半導體行業要進步,但產業群遭到圍追堵截,外無技術輸入,內無市場迴圈。

幾次攻堅都失敗告終。

直接跟國內講,要搞“港積電”,在八十年代是難以受到支援的,還容易受到保守勢力的攻擊。

必須得三次“技術戰役”全面失敗,國內才會改變想法。

以愛國港商的身份,來國內買裝置,在商言商,要比講政治來的容易。

梁漫平向上級聯絡後,很快獲得批准,來到尹照棠的房間,笑著道:“阿棠,電子工業部元器件工業管理局已特批,允許清華研究所,立項建造第四代光刻機進行出口,定價還需要磋商。”

“你打算訂購幾臺?”

尹照棠道:“一兩臺足夠,具體看價格,不會很多。”

在大單價的尖端技術交易中,購買數額是談判底牌,怎麼可能告訴梁漫平。梁漫平哈哈大笑,目光帶著深意,不再追:“價格嘛,三微米的可能要五十萬美金。”

目前主流的光刻機,便是3微米到1.5微米,其中1.5微米的售價,要達到200萬美金。

最知名的是尼康NSR1010G,該產品以技術尖端,售價便宜出名,佔據全世界光刻機市場百分之五十的銷量。

美國GCA的產品,售價高達500萬美金。

當然,3微米的會更便宜,但尼康售價也高達100萬美金,國內3微米的50萬美金出售,再一次體現出國產製造的優勢。

3微米技術完全製造隨身聽的電路板。

“五十萬呀,有點貴了。”

“我手上現金不多,頂多只能買一臺。”尹照棠笑道。梁漫平點起香菸:“你一個月都賺過百萬美金,扣扣索索,少了港商的闊氣啊。”

尹照棠道:“都是血汗錢來的,大佬!”

梁漫平點頭:“行,我多幫你講講價。”

五十萬美金已經是一筆了不得的外匯,清華研究所肯定願意接單。在法律上來說,光刻機本來就是允許出口的裝置,只是國內正被封鎖,缺少買家。

上電十四廠的人根本沒賣過,出於對外部勢力的警惕心,拒絕售賣尖端裝置,想靠提供成品電路板收訂單。

其實還是很聰明,很負責的方案,只是不容置疑的口氣,有一些自大。

梁漫平不是“機電系統”的人,職位再高,在採購裝置上都只能協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