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爺的排場一定全港最大,六輛交通警區的豐田摩托,閃著警燈,一路鳴笛,開道護送。
駕駛者是VIP護送組的鬼佬騎警,一個個身材魁梧,頭戴鋼盔,身穿交通背心,出場時威風赫赫。
五輛賓士轎車,組成車隊,緊跟督爺的勞斯萊斯。
車上搭乘者為警務處政治部第四組,俗稱“G4”的準軍事作戰部隊——要員保護組。
在督爺車隊駛入鴨寮街後,六名VIP護送警員,先將摩托車停在路中,放下腳撐,熄火關燈,只餘警笛器仍舊閃爍,聲音響徹街道。
五輛G4特工的工作車停穩,十二名身穿西裝,戴著有線耳機,腰間掛槍,身姿筆挺的G4陸續推門下車,環顧四周,安排好人員站位。
G4行動組長文森特總督察,小跑幾步上前,拉開勞斯萊斯的車門,躬身請督爺落車。
副組長高階督察方誌行手搭配槍,面貌嚴肅,帶人前往剪彩儀式的紅毯前清路。
有當地軍裝的配合,G4特工們不用全部押上,六人貼身保護,三人外圈戒嚴,三人留下守車。
記者們紛紛躁動起來,高舉著收音話筒,大聲提問。所言問題十分犀利,有人質疑麥裡浩辭職是為逃避“中英談判”,有人指責麥理浩“軟弱無能,不敢推行民主議政”,有人詢問下一屆港島的總督人選。
原來1981年底,執政港島十年之久的老麥,向唐寧街遞交辭職信的行為。普遍為外界視為一種迴避訊號,迴避因祖家保守D獲勝,“鐵娘子”撒切爾上臺,正推動的“中英談判”事件。
作為一個外交官出身的“事務官”,麥理浩不是一個政客,而是受皇室指派來管理租地。
不參與敏感大事件,是一名事務官的職業本能。總不能指望分公司經理,站出來幫董事長背鍋。
在港島執政的十年裡,他已抓住歷史機遇,把港島的外貿經濟,金融市場構建完善。還平衡了中英關係,替港島免去戰爭事件。
下放政治權力,提拔華人,收留移民,充實人口。
港島治理得井井有條,經濟增速最快,成為港島在任時間最長,民間口碑最好的一位督爺。
雖然,勾兌地產商,放外資進來攪風攪雨,操控金融市場,承接越南難民等事沒少幹。在港島在經濟騰飛的時候,實現樓價騰飛、物價騰飛、槓桿率騰飛的多翅起飛。
但是港人到底是飛起來了,就業率上升,收入上升,日子過得比苦哈哈的五六十年代富上許多。
即使有歷史規律,時代潮流作輔,但能緊抓視窗,乘風而起,已稱得上是位能臣幹吏。
換一個軍人、官僚出身的督爺,真不見得能幹出如此政績。
港人跟他關係其實很好理解,一個契爺能餵飽你吃飯,該說兩句好話啦,不能指望契爺還供你讀書,幫襯買樓呀!
在唐寧街批准辭呈後,鴨寮街翻新重建專案,即成為麥理浩督爺任期內,最後一個推動的“新市鎮興建”計劃。
有前兩個任期的經濟增長,在最後一個任期裡,推動九龍、新界的城市化,是麥理浩最看重的事。
逐步把老舊髒亂的鴨寮街拆遷,翻新打造電子商業城,不止可以推動基建,還可以把電子街發展真正的電子集散地。
加強港島電子產業的銷售端,為電子工業發展增動力。如此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個專案,以督爺對港島的感情,肯定會來參加剪彩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