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內容流傳了下來。
但是,更多的內容他之前沒有看過。
不過,根據上下文,他還是一眼能夠判斷,就是一本完整的書。
諸葛亮忙對劉琦道:“公子,還有呢?”
劉琦莞爾一笑,招呼諸葛亮跟著自己。
兩人一直到二樓客廳深處。
那裡,案几上擺放著一疊竹簡。
竹簡上面,還放著一本紙質書籍。
書籍上寫著一列列娟秀的毛筆小字。
劉琦將紙質書籍遞給諸葛亮,一臉真誠道:“我不知道你最近大半年去了哪裡,但是,以你之才,應該是有明主相中了吧?”
“真是羨慕。”
“我父親沒有這個機會了。”
“之前父親讓你做典農校尉之時,我就和他說過,孔明之才,天下罕有,可媲美管仲、樂毅。既然要徵召,怎麼也得一個襄陽令的職位。”
“可惜,父親不聽我的。”
“他說孔明你太年輕,而且寸功未立,又是諸葛老先生的侄子。”
“若是讓你做襄陽令,其他人必定不服氣。”
“這幾年,父親招募了很多青年才俊,比如那霍篤的弟弟霍峻。”
“比如那校尉魏延魏文長。”
“他們都和孔明你差不多年紀。”
“父親很看好他們,都沒有給他們太高官職。”
“父親不想因為孔明你而遭受他人指摘。”
劉琦搖了搖頭,感慨道:“任我怎麼解釋你和他們不同,他們都不相信。”
“一個月前,我過生辰時,父親送我這書,我再提到你有管仲、樂毅之才,還被其他人嘲諷了,說我任人唯親。”
諸葛亮看著劉琦,欲言又止。
劉琦絮絮叨叨說了一會兒,見諸葛亮沒有說一句話,只能訕訕笑了笑道:“我這個人就喜歡像婦人一般絮叨,讓你見笑了。”
將手中的紙質書籍遞給諸葛亮,劉琦道:“這個你拿著,我親自謄寫的。”
“你又要出遠門了吧?”
“這次一走,你不會再回來了吧?”
“這次回來,你探望了很多人,像是在訣別。”
“可惜,我不是你親朋至交。”
劉琦說到這裡,一臉希冀地看著諸葛亮。
諸葛亮卻沒有反應。
劉琦心裡有些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