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聽陳珪這麼說,點了點頭道:“我待會去找他。”
“他最近在下邳,還不知道廣陵被屠一事。”
“這要是讓他知道,相信他會去找曹操的。”
“只有拿下徐州,我們才能更好地去找孫策報仇。”
陳登臉上瀰漫著殺氣道:“不只是要報仇孫策,還要報仇周家。”
“作為二世三公的名門,他們勾結草莽孫策,肆意屠戮百姓。”
“此等周家,和袁術無異,也難怪他們能夠沆瀣一氣。”
張遂見陳登這麼說,附和道:“不管是孫策還是周家,最後都要清點的。”
拿下徐州之後,他必定要爭奪淮南。
周家作為坐居在廬江的二世三公頂級世家大族,留著對治理淮南絕對不利。
世家大族,尤其是太過巨大的世家大族,他們都不應該存在。
雖然他穿越前還是挺喜歡周瑜的。
但是,真走到那一步,即使面對周瑜,他也會毫不猶豫舉起屠刀!
一山不容二虎。
在自己的治理下,絕對不能夠存在勢力過大,而且超出掌控的世家大族。
張遂又和陳珪、陳登、郭嘉商議了一下具體的細節佈置。
陳珪、陳登父子,由陳登負責佈置。
張遂這裡,張遂讓郭嘉負責具體內容,他則負責蓋章。
在中山郡忙碌了一年,張遂深刻地學會到一件事:甩手掌櫃。
各種大小事務都去抓的話,容易勞心勞力。
就像是歷史上的諸葛亮,最後活生生地累死。
作為未來的一方諸侯,張遂從落戶中山郡之後,就開始學會放手,只抓重點。
一方面,將事務交給手底下,他也能夠輕鬆一些。
另一方面,他什麼事情都去管,手底下的人就束手束腳。
而且,沒有鍛鍊的機會。
沒有鍛鍊的機會,就難以成長。
人都是需要鍛鍊才能逐步成長的。
作為一方諸侯,只需要把握總體走向不會出錯,問題就不大。
自從成為小都統之後,張遂就越發明白作為管理者的職責。
管理者就像是一個家庭的父母。
管得太多,不只是對家庭不利,對“孩子”也不利。
有時候,得學會清朝莊園鄭板橋的思路:難得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