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招見張郃莫名其妙提到《左傳》,有些無言以對。
《左傳》這種書,難道不是每個人讀書都該讀的書?
張郃也是冀州本地豪族出身,怎麼可能到現在才研究《左傳》?
不過,他現在可沒有時間顧忌這些。
這次,他作為張郃的副將,必須今天之內就把兩千匈奴俘虜騎兵挑選出來,並且編排。
沒有幾天就要出征了。
他要抓緊時間利用這幾天的時間,將這兩千匈奴俘虜騎兵和原本的一千騎兵整合到一起。
基本的戰術,這些人要配合。
張郃見牽招挑選得認真,而張遂也在,便立馬讓張遂也跟著挑選。
三人一起挑選了兩千匈俘虜騎兵之後,便帶著這兩千匈奴俘虜騎兵到一邊,和原本的一千騎兵融合到一起,編排。
騎兵一軍,騎都督為張郃,也是統帥。
騎兵一軍比顏良時期多出了一個副將,為牽招。
牽招上次立功,被袁紹表為越騎校尉。
張遂從原來牽招旗下的小都統變成了第一大都統,掌管著第一隊一千人。
旗下兩個小都統,分別是甄昊和黃晗。
甄昊和黃晗是張遂之前擔任小都統時的兩個百長。
另外兩個大都統,卻是張郃空降而來的,都是冀州本地人。
一個叫做眭固,表字元進,先登校尉,冀州河間人。
一個叫做趙睿,表字伯明,折衝校尉,冀州常山人。
眭固是第二大都統。
趙睿是第三大都統。
六個小都統,除了黃晗和甄昊,其他四個,一個還是之前牽招帶的小都統,叫做呂曠,是兗州東平人,跟著弟弟呂翔投奔袁紹。
其他三個小都統,則是原本的百長提拔上來。
匈奴人暫時沒有任何人擔當百長及其以上職位。
編排好所有職位,張郃這才宣告立功細則,還有一些福利。
所有匈奴騎兵,從此以後,重新編籍入冊,歸屬鄴城。
之後,便是明日開始的一些流程:領兵器,挑選戰馬,以及訓練一些基礎戰術的配合。
因為這兩千匈奴人都是騎兵,因此,省略了早前組建騎兵的一系列基礎訓練。
做完這一切,張郃邀請牽招、張遂、眭固、趙睿四人跟著自己回家,他要請眾人喝酒,算是四人之間的初次友好交流,也算是彼此之間的熟悉。
宴席過後,眾人才散去。
今天張遂被張郃灌了不少酒。
回來的時候,已經醉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