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遂見左慈和自己打招呼,這才忙停止動作,朝左慈行了一禮道:“沒有見過,但是,我聽說過先生的大名。”
“原本,我有事找先生幫忙。”
“沒想到這次竟然在這裡遇到了。”
“所以——”
張遂笑了笑,沒有繼續下去。
左慈道:“不知道道友想找貧道作甚?”
張遂道:“先生知不知道水銀提煉銀的方法?”
左慈有些詫異道:“道友還對煉丹感興趣?”
張遂撓了撓臉道:“還行。我要依靠水銀提煉銀這個方法,製作鏡子。”
“但是,我缺少用水銀提煉銀的材料。”
“方士煉丹,這方面的材料應該有。”
“而我就聽過先生的大名。”
左慈:“.鏡子還需如此繁雜?”
張遂道:“我這個鏡子,和銅鏡不同,是用琉璃製作的。”
左慈:“.”
略作猶豫,左慈道:“貧道這幾日就要下鄴城趕往吳地,和一個道友論道。”
“要不然,貧道好歹也要見識一番。”
“至於你需要的材料,貧道待會就回城外的道觀。”
“屆時,貧道讓童子送過來?”
張遂忙感謝一番。
想到左慈說的要去吳地和道友論道,張遂腦海裡突然想起一個人。
難道左慈要去見的那個方士是于吉?
想到于吉的結局,張遂頗有些噓唏不已。
歷史上的于吉死得老慘了。
去江東佈道,吸引了一幫人。
上至世家大族的人。
下至普通老百姓。
就連孫策的母親都被吸引了。
然後,被孫策給當街砍了。
不過,從某方面來說,于吉被殺也是咎由自取了。
孫策在江東都沒有被那麼多人推崇,經常遭到暗殺。
你一個方士,卻能讓這麼多人聽你話。
不殺你殺誰?
一山不容二虎。
更別說,之前張角的黃巾起義才被鎮壓多久?
相比較之下,這個左慈,比于吉聰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