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看著匈奴騎兵無力反抗,立馬組織人手繳了他們手中的兵器,收了他們的戰馬。
這些匈奴騎兵的戰馬,那都是一等一的。
這於擴充騎兵而言,至關重要。
匈奴奇兵被繳了兵器和戰馬,一個個像是霜打的茄子,耷拉著腦袋。
顏良看著這一幕,唾了一口。
平日裡看這群人耀武揚威,四處燒殺搶掠。
現在也就是這樣。
不過,顏良沒有殺這群匈奴騎兵。
倒不是不捨得。
而是這群匈奴騎兵當中也有強壯者。
匈奴人也自稱漢臣。
顏良有將這些強壯者收編入騎兵當中加以培養的考慮。
用這些匈奴騎兵強壯者組建騎兵,比重新挑選人訓練要划算太多。
而且,大漢之前也有收匈奴騎兵入軍中的先例。
比如,驃騎將軍霍去病,就有那匈奴騎兵做嚮導的習慣。
顏良帶著三千騎兵押解這些匈奴騎兵俘虜回野王縣。
趕到野王縣的時候,河東郡郡守王邑派出的使者看到這一幕,人都傻了。
匈奴如今有三部,分別為單于部、右部和左部。
這是完全把匈奴左部給端了?
當使者看到左賢王劉豹的首級時,人更是麻了。
正要打著天子的旗號要說法,卻見監軍沮授拿出河內郡各個世家大族家族長的聯名書,狀告匈奴人燒殺搶掠。
河東郡郡守王邑的使者見狀,只能緊急策馬回河東郡,向天子求情。
目前這情況,只有天子才有希望拯救這些匈奴左部的騎兵了。
監軍沮授哪裡會給他機會?
留下一員將領統領兩千步兵繼續坐鎮野王縣,監軍沮授帶著文丑和顏良,其他步兵和所有騎兵,所有匈奴騎兵俘虜和戰馬,立馬往鄴城趕。
這些就是冀州官府的戰利品。
自然要送到鄴城。
等天子的人馬趕過來,也就只能去鄴城了。
在鄴城,全是袁紹的親信,還有大量的將士。
想放過這群匈奴騎兵俘虜?
就看天子有沒有那個膽量!
一路上,監軍沮授也統計戰功,並且向袁紹寫信給這些人請求封賞。
監軍沮授向袁紹表彰張遂為折衝校尉!
雖然級別還比較低,屬於六品武官,但是張遂還是相當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