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
這兩個字放在這個時代來說的話,還是太過於超前了。
李承乾能做,那是因為沒辦法。
在當時那個情況,李承乾如果不這樣做,根本就沒辦法凝聚人心。
而大唐,完全沒必要這麼做。
“有些地方,我們的確可以學習一下日月山,但國情不同,有些在日月山行得通的東西,在我大唐未必就行得通。
與我大唐來講,無外乎就是擇優而學之,擇惡而改之,則方可事成。”
見眾人半晌沒人言語,李二這才主動開口。
他這麼一說,房玄齡等人也是紛紛點頭。
的確,日月山還是有不少東西值得他們借鑑的,不提別的,至少在民族融合這方面,大明就是比他們更有經驗。
“那殿下的意思是?”長孫無忌卻是聽出了李二這話裡有話,當下就躬身問道。
眾人聞言,也是紛紛看向了李二。
剛剛那話裡話外的意思,他們可是都聽懂了,李二這是明顯心動了啊。
“鄭國公說得不錯,梁國公也是言之有理。”見眾人都看向了自己,李二倒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接說道,“單就這事兒來看,朕覺得,若是都能將兩者稍微結合一下……”
不用李二說完,眾人當即就明白了李二的意思。
一時間,大殿之上又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長孫無忌見眾人的議論聲逐漸變小了,這才說道:“陛下的意思是,兩相結合?”
李二點了點頭,說道:“這是目前最好的法子。
畢竟在民族融合這方面,我們的確不如人家大明,雖然大明立國時間不長,但在這一點上,人家比我們走得更長遠。
別人優秀的地方,學一下又當如何?
具體如何操作,你們倒是可以商議下,朕乏了,都退下吧。”
說完,李二便擺了擺手,好似這件事兒跟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眾人聞言,也是無語,不過李二都這麼說了,眾人也就只好躬身告退。
等眾人退出行宮的時候,終於有人忍不住問道:“僕射,幾位尚書,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能有什麼意思?”當即就有人說道,“陛下這明顯是心動了,想要在暹羅復刻下一個大明。”
“話也不能這麼說。”房玄齡聞言,擺了擺手,道,“大明的確有許多可取之處,陛下也不過是想嘗試一下大明的諸多政策,在我大唐到底適用與否。
這不管是對我們來說,還是對整個大唐來說,都不是什麼壞事兒。
畢竟,未來若是殿下回長安,那未來的大唐難保不走今日大明之路。
提前熟悉一下,總不至於今後手忙腳亂吧?”
任何事情都是多方面的。
房玄齡自然明白,李二這麼做的目的可不是為了讓他們儘早的適應未來的大明,可這會兒在這裡,他不這麼說,又能說什麼?
“行了,回公廨再說吧。”見眾人快有聊下去的趨勢了,長孫無忌無奈地說了一句。
他是知道的,這些傢伙真就能站在這裡聊一天。
不過他既然都這麼說了,大家自然也不會駁了他的面子。
“鄭國公”回到公廨的時候,馬周便率先站了出來,朝魏徵拱了拱手,問道,“下官記得,之前鄭國公在大殿上有提到過大明的一些策略方針。
不是說下官不能理解,只是下官比較疑惑,當初日月山真就有鄭國公所說的那種凝聚力?
而這種凝聚力,便是如鄭國公所言,那般凝聚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