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戰死,劉樹義兄弟戰死。
當這訊息傳回長安的時候,引起的轟動,可想而知。
這一日,長安,蜀王府。
楊師道等人都是一臉的愁雲滿面。
倒不是在為張亮悲傷。
說實話,張亮死不死的,他們壓根就不在乎。
而且,對於張亮的結局,眾人也早就猜到了,真正讓他們感到無奈的是劉樹義兄弟的死。
這可是他們這一系的。
他們的戰死不單單葬送了蜀王一系的實力,更是襯托了大明的可怕。
兩相對比之下,高下立判。
“如今這情況,對我們極為不妙啊,一旦訊息傳到高州,陛下得知,必然大怒。”楊德說著,深深地嘆息了一聲,“我大唐自立國以來,還從未遭遇過如此慘敗,陛下之怒火,可想而知。”
鄭旭、盧正舉、楊師道等人聞言,也是深有同感。
至於李恪,反倒是鎮定許多,倒也沒有多言。
“事已至此,說再多都無用。”一旁,楊師道說道,“如今這局勢,於我們而言,已然到了生死存亡之際,諸位還是好好想想,該怎麼解決眼下的危機。”
說著,他便將目光投向了鄭旭等人,那意思分明就是,你們也該下死力了吧?
看到這一幕,李恪也下意識地看向了鄭旭等人。
都這時候了,你們的確得拿出誠意了。
“鄭大夫,如今魯國公兄弟戰死,不知道諸位可有人推薦,頂上他們的位置?”李恪笑道。
鄭旭聞言,頓時一愣。
他哪裡不懂李恪的意思,李恪這是要他們士家補上這缺口。
別看他們士家都是書香傳家,但說起來,大唐可不是後宋。
這時候的文人,那都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的。
上陣殺敵,對於大唐的文人,其實並不陌生。
就拿如今計程車族來說,雖然都是文人,但人家打小學的就是君子六藝。
個人武力可能比不上軍中的悍將,但真就不是後世弱宋的那些文人可比的。
“這個……”鄭旭猶豫了一下,說道,“還需微臣傳信族中,商議一二。”
李恪點了點頭,正準備開口之際,一僕役走了進來,在其耳旁低語了一陣。
“殿下,五哥來了。”
聽到這話,李恪當即道:“諸位先商議著,本王有點兒小事兒需要處理一下。”說著,李恪便起身隨著僕役一道離開了大廳。
“人在哪裡?”出了大廳,李恪便問道。
僕役輕聲道:“在密室之中。”
“可有被人發現?”李恪繼續問道。
“沒有。”
李恪點了點頭,這才朝著密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