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工業系統的完善。
當然,這和後世定然是沒得比,但放在這個年代,大明的工業體系已經是最完善的了。
如今,大明有超過一成的人口依靠著工業謀生。
這數字已經相當誇張了。
要知道,這是總人口的一成,而總人口還有老弱婦孺,刨去這些,還有軍隊、府衙雜七雜八的,換句話來說,大明的生產力其實佔不到總人口的五成。
而超過一成的人口在從事工業,也就意味著,只有三成左右的人在從事著農事和畜牧業,也可以理解成,這三成的生產力,供給著整個大明所有百姓的糧食。
這也就是早些年的天災人禍,這片土地的人口銳減,要不然如今的大明還真沒能力僅僅透過自給自足的手段,養活這麼多人。
當然,其實也不單單是這片土地人口銳減,大唐又何嘗不是?
要知道,終其盛唐數百年,人口都沒恢復到前隋的巔峰水平。
世人皆知隋二世而亡,但鮮有人知道文帝所締造的開皇之治是絲毫不弱於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
而人口在古代就是一個極為有意思的資料,人口一旦達到一個峰值,土地無法供給百姓足夠的糧食,便是天下動盪的開始。
所以說,李承乾也算運氣好的了。
他要是早穿越幾年,估計這會兒正頭疼呢。
而在此時,日月山。
新任的商部尚書王玄策卻是一點兒都沒閒著。
可以說,他是如今日月山最忙的人了。
自從劉樹義封鎖了唐明邊境,大明的商業便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雖然大明做了相應的措施,但終歸有些商賈不願意放棄巨大的利益,要不然也就不會有圍堵長樂的事情發生。
雖然早在之前,他就已經約談了大明所有的商賈,也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那些人雖然表面上也都同意了商部的提案,甚至還與商部簽下了合約。
可依然有很多商人在暗地裡埋怨。
商部提供的合約雖然不至於讓他們虧損,但和之前的利潤還是有天差地別的。
對於商人而言,便是如此,少賺一文錢,那都叫虧。
再說了,如今還有元氏商行蠱惑,他們確實難以心甘。
“走,去元氏商行。”王玄策嘆了口氣,說道,“誰也沒想到,這元氏商行在不聲不響中,便成了我大明民營商號之首。
若不是之前他們圍堵了長公主殿下,我們還真沒察覺到元氏商行如今已經是我大明僅次於長明商行的存在了。
這一點兒,倒是本官的疏忽了。”
“尚書言重了。”隨行的屬官笑道,“據悉這元氏商行的東家元平,乃是孝文帝嫡系後裔,在吐谷渾舊址上,還是很有聲望的。
而且北魏亡國不久,殘餘勢力雖然寥寥無幾,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暗地裡編織出一個如此龐大的商業體系,也在情理之中。
再說了,他們也的確趕上了好時候,也選對了地方,要是換在大唐,他們決計折騰不出這麼大的動靜來。”
元氏商行其實一直都是不溫不火,包括現在也是如此。
之所以成為大明民營商號的魁首,便是與其關聯的商鋪著實太多了。
不調查的話,還真不容易察覺。
但也正如這屬官所言,他們的確趕上了好時候。
“說到底,還是我們的工作做得不夠細緻。”王玄策倒是沒找那麼多的理由,笑道,“走吧,今日本官倒要看看我們這位文帝后裔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說罷,王玄策便帶著眾人直奔元氏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