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遭遇戰終究只是突如其來的一個意外,可能有過預謀,但先決條件怕是沒那麼簡單。
而當長安遭遇戰、士族的輿論戰開始四散而開之時。
大趙王廷倒是打得火熱。
隨著叔孫海和慕容承忠所率領的澆河軍全面接管了大趙王廷的軍務,万俟璞便開始打起了遊擊。
因為之前炸燬了李君羨的火藥庫,万俟璞麾下的戰意正盛。
不過他麾下終究不多,面對劉樹義的大軍,還真未必頂得住。
作為和大唐軍隊交戰最多的他,倒是不會輕敵。
而且,此番劉樹義調集了整個洮河郡七個折衝府,如今的劉樹義,兵力接近兩萬,就他麾下千餘人,正面迎上去,也就是以卵擊石。
“將軍,前面發現了李君羨。”就在万俟璞率領大軍臨時紮營的時候,有斥候來報。
本來正坐在地上烤火的万俟璞,聞言當即就站了起來:“誰?李君羨?他丟了軍火庫,丟了糧草,劉樹義那傢伙居然沒將其治罪?”
“這個不清楚。”斥候搖了搖頭,他們看到李君羨的時候,其實也有些迷糊。
“他孃的,既然發現了,那就別讓他跑了。”万俟璞也不管那麼多了,當下便說道,“他帶了多少人?”
“兩千餘兵馬,這會兒正朝著南邊去。”斥候連忙說道。
万俟璞聞言,提起自己的兵器,道:“傳令,大軍開拔,打不了劉樹義,還打不了他李君羨不成?”
說罷,大軍雲動。
本就是一人雙馬的配置,機動性可見一斑。
而在另一邊,叔孫海這會兒也是領著大軍和劉樹義的大軍在積石坡對峙。
自劉樹義的大軍兵進大趙王廷以來,便被叔孫海攔截在了積石坡。
雙方對峙,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只是誰也沒有貿然下令進攻,都在等或者製造更好的戰機。
之前叔孫海其實有過一次戰機,就是在万俟璞火燒了李君羨大營的時候,只是那時候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了,叔孫海沒有把握住。
這才造成了雙方對峙的局面。
“將軍,剛剛万俟將軍那邊傳來訊息,說是他們在野外發現了李君羨的蹤跡。”就在叔孫海安排工事的時候,有麾下來報。
聽到這話,叔孫海也是愣了一下。
在他們看來,李君羨如此重大的失誤,必然會被劉樹義清算,結果李君羨跟沒事兒發生一樣,居然繼續領兵,這就有些意外了。
“這李君羨領兵不和劉樹義大軍匯合,他想做什麼?”慕容承忠有些不解地說道,“此戰,大唐決計不會是以攻城略地為主,放任一支大軍在外遊蕩,劉樹義想作甚?”
這一仗,大家其實都清楚,攻城略地不是戰略目的。
雙方的交戰不過是在展現各自的實力。
一個希望透過這一戰向世人證明,大明鐵騎絕非浪得虛名。
另一個無非是想告訴世人,大明其實並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麼強大。
琢磨了一番,叔孫海這才說道:“作甚?除了坑人,他劉樹義還能作甚?”
自從劉樹義調任洮河郡以來,大明便將此人的所有資訊分發給了一眾朝臣,叔孫海自然也有一份。
為了更好的應對接下來的大戰,叔孫海甚至仔細分析過如今洮河郡的形勢。
“從我們之前掌握的訊息來看,這李君羨並不是蜀王李恪的人,而之前李君羨失誤至此都沒有受到懲戒,很顯然劉樹義不想他過早的從這個漩渦中抽身。”叔孫海說道,“其實真要說起來,這會兒最憋屈的可能就是李君羨了。
之前的失誤對他來說,不得不說是一件好事兒,如果真因此被劉樹義治罪哪怕是下獄,對他來說都是最好的結果,畢竟只要能從這個漩渦中抽身,那便不存在損失。
可劉樹義偏偏不這麼幹,但劉樹義又明顯信不過他,那也便只能將其放任在外,讓他和我大明積攢更多的仇怨。
以此徹底讓李君羨倒向蜀王一系。
還別說,這劉樹義繼沒繼承他爹的才能不好說,但漢人的奸詐陰險,他是一個沒落下。”
說到這裡,叔孫海又道,“這樣,通知万俟將軍,讓其儘量和李君羨拉扯起來,倒是不用下死手。
只要他擺出這個態度,以李君羨的智慧,想必能做出最正確的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