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玄齡的下野,李二的桌案都快被無數的奏章給淹沒了。
他都不用看,用腳指頭想都能猜得到,這些奏章幾乎都是跟房玄齡有關的。
從這也能看出來,房玄齡這幾年還真不是白給的。
在大唐的聲望還是有的。
當然,李二其實也不在意,這都不是多大的事兒,從他決定這麼做時,就已經料到了這個結果。
但從他的立場出發的話,他並不覺得自己錯了。
房玄齡他們退下來後,太多人惦記著他們的位置了,如果不快刀斬亂麻,很容易出現一些他都無法控制的事。
而長孫無忌和馬周卻是他一早就屬意的接班人選。
長孫無忌自不用多說,立場之堅定從未動搖過。
從他之前在洮河郡的表現其實就看得出來。
至於馬周,那就有意思了,李二看重的其實是他的身份。
當然,不是常河門客的身份,這個身份在大唐還真就是狗都不如。
他所看重的身份是馬周寒門士子的身份。
說白了,李二就是要給天下士子立一支標。
所以說,有些時候平步青雲其實並不是因為你真有多大個能耐,而是因為機遇。
如今,大唐無數士子動心去大明謀發展,李二要是再不做點兒什麼穩住他們的心態,這些士子的心都飛了。
沒管理這些奏章,李二還在等。
能壓下這些輿論的,自然是更大的輿論風波而李二也沒等多久,就在貞觀十二年年尾的時候,一匹掛著紅翎的信使疾馳在朱雀大街。
“捷報,高句麗覆滅,我軍大勝!”
“捷報,高句麗覆滅,我軍大勝!”
“捷報,高句麗覆滅,我軍大勝!”
一連幾聲大呼,整個朱雀大街都彷彿靜止了一般。
而原本還在大街上游走的人,都恍惚了那麼一瞬間,就連有人因為避讓疾馳的戰馬而踉蹌不已的眾人,這會兒也閉嘴了。
片刻之後,眾人好似才反應過來一般,一臉茫然地說道:“贏了?”
這一戰打得時間太長了,長得稍微不留神都忘了還有這麼一回事兒。
不過此時再提起,眾人也是一臉的欣喜。
瞬間,整個朱雀大街都在歡呼。
對於他們而言,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國家能開疆拓土,也沒有人會拒絕自己的國家愈發強大。
歷朝歷代,皆是如此。
很快,訊息就如同雪花一般,飄蕩在整個長安城。
而在府邸中的房玄齡獲悉這個訊息的時候,也是潸然一笑,到了這一步,他又何曾不明白,李二鬧出這麼大的風波,感情破局之策居然在這裡。
是了,也只有如此,才能順利的讓長孫無忌主持朝政,而他這位前任僕射的落幕也能最為平穩。
想到這裡,房玄齡不由地笑了。
……
長明酒樓,王德全這會兒有些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