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東施效顰罷了。”
他這話可算是說到點子上了,眾人聞言,也都是陷入了沉默。
的確,大明的金券就是為了解決商賈的煩惱應運而生的。
說白了,出發點就是為了給商賈解決問題。
這自然能讓那些商賈更加認同。
加之金券可以在所有大明系的商號中通用,無任何限制,這就使得那些商賈趨之若鶩了。
相反,大唐發行金券的目的就簡單了,只是看重了其中的利益,並沒有相應的配套設施,誰會買賬?
怎麼的,弄回來供起來不成?
“這就是區別啊。”李二搖頭道,“大明走的每一步,看似都天馬行空一般,可實際上,他們每一步都走得極其沉穩。
從佈局長明商號開始,大明系的商鋪已經遍佈整個天下,到了如今,縱使是我大唐各州各府,哪裡沒有長明系的影子?
不知不覺間,當初坐落在西市名不見經傳的長明商號,儼然成了天下第一等的商號。
在這個環境之下,再推行金券,的確是事半功倍。”
有些道理就是如此,一通百通。
群臣聞言,也是紛紛點頭。
的確是這麼個理。
“戶部。”良久,李二才說道,“其他的先不管,趕緊和王德全完成交接,然後直接將這批棉衣運送到前線去。
不管怎麼說,有了這批棉衣,此番征伐高句麗,總歸是又多了一成把握。”
高句麗那鬼地方,冷起來的時候,能把人凍死。
溫彥博聞言,也是立馬點頭,不過隨即他又說道:“陛下,要不將運送棉衣之事交給長明物流如何?
說來也怪,同樣的路程,同樣的貨物,但長明物流的效率就是要比別人高,就算是比起我大唐朝廷而言,也是如此。”
這話他其實不該說的,可這是事實。
加之將此事交給長明物流,他戶部反而能省下一大筆。
當然,更重要的則是,如此一來的話,這批棉衣能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前線。
拋開其他的不說,都省了交接一事。
李二聞言,也是無語,問道:“為何會如此?”
溫彥博搖頭,他不是不知道,在場的人都知道,但沒有一個人敢說。
很明顯一個道理,一個是為自己幹活,一個是為公家幹活,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吃公家飯當然要吃飽又吃好,吃自家的,呵呵……
“罷了罷了,就這樣吧。”李二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此事也就算了了。
等眾人都退下後,李二讓人拿出了堪輿圖,看著足以比肩大唐的大明,李二五味雜陳。
拋開其他的不說,單從所統治的土地而言,李承乾已經和他無二了。
可這才多少年啊?
他也只能感慨一句,李承乾的運氣是真不錯。
這些年,他可沒少覆盤李承乾的發家史。
可每次覆盤,他都發現李承乾真就是時代的寵兒。
要不是慕容順和慕容伏允父子有衝突,要不是西突厥的阿史那泥孰和阿史那咥力有矛盾,要不是蘇毗和吐蕃水火不容,要不是契苾何力早就有心東歸……
沒有這麼多要不是,李承乾哪兒有那麼容易成事?
可偏偏,李承乾就剛好抓住了這所有的要不是……
片刻之後,李二擺了擺手,道:“拿下去吧,看著心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