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有句話說得沒錯。
他留在長安,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李承乾能順利回長安登基,保駕護航!
這才是他應該做的。
一眾王家族人聽他這麼說,當下就點了點頭。
確實,有這樣的機會,他們的確應該嘗試一番,至於風險,還是那句話,做什麼沒有風險?
只是他們還是太年輕了一些,將那些頂級權貴想得太簡單了一些。
他們那樣的人家,哪怕是找個僕役,也會將其底細調查得清清楚楚。
所以,這件事兒,註定沒有那麼簡單的。
……
當長安開始風起雲湧的時候,澆河城,李承乾也正在苦惱。
自從九月十九,開國大典之後,李承乾也就在次日召見各國使團的時候,見過阿史那泥孰。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他甚至都沒再看見過此人一眼。
倒不是說阿史那泥孰在拿捏架子,而是李承乾還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此人。
可能在大明其他人的眼中來看,阿史那泥孰的歸附是一件好事兒。
但在李承乾看來,這可真算不得什麼好事兒。
如果可以的話,他寧願阿史那泥孰不歸附於他。
“殿下,阿史那泥孰已經連著幾天求見了。”王玄策見李承乾皺著眉頭,小聲說道,“要是一直避而不見,怕是會動搖西突厥歸附的信心。”
“你懂個屁!”李承乾沒好氣地說道,“他阿史那泥孰但凡是真心歸附,至少會提前給我們通個氣!
伱以為他為什麼非要選在開國大典的時候歸附我大明?
人家比你懂!”
這幾天下來,李承乾其實也漸漸琢磨明白了,阿史那泥孰這就是故意的。
之所以在大明王廷開國大典的時候整這麼一出,就是不想給李承乾任何的退路。
換句話說,阿史那泥孰其實很清楚,李承乾現階段是不會招降他西突厥的。
不另闢蹊徑,他就算是想歸附李承乾,可能都難。
而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他阿史那泥孰為什麼要帶著西突厥歸附李承乾?
歸附大唐難道不更好麼?
怎麼偏偏就選了他李承乾了!
王玄策被說得一臉懵逼,他確實不懂,但站在他的立場來看,阿史那泥孰的歸附對大明王廷總歸是利大於弊。
至少有了西突厥,大明王廷如今的國力比之以往更甚三分!
可李承乾的反應卻像是吃了多大的虧一樣,這讓他屬實是想不明白。
不單單是他,長孫衝、高純行哪怕是普西偌、伊原錫這些人也不懂。
唯一能理解李承乾的,可能就剩下契苾何力和牛進達了。
“殿下擔心這是阿史那泥孰的緩兵之計?”牛進達說道。
李承乾擺了擺手,道:“是不是緩兵之計本王不知道,但阿史那泥孰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選擇率領整個西突厥歸附本王,動機絕對不純。
而且,他根本就沒給本王拒絕的機會,在開國大典上,當著各國使團,本王也不可能拒絕他!
這不是一個歸附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