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衝突,對於大唐而言,絕非好事!
這一次,魏徵也沒有開口,他同樣明白這些道理,當下也是點了點頭,道:“確實應該限制殿下的發展了。”
他確實有著自己的立場,但立場這個玩意兒終歸只是立場而已。
在事關大唐的未來之事上,他還是更加遵從自己的原則。
在他心中,李承乾想從外而內的坐穩太子之位,避免一些爭鬥,他是支援的。
但他支援的前提是,大唐不亂。
如果李承乾此舉,只會讓大唐陷入更加的混亂之中,他寧願不支援李承乾。
換句話說,他魏徵的心中,裝著的是大唐,這是他的基本盤。
或者也可以說是他必須維繫的人設。
這就是玄武門事變之後,給他留下的後遺症。
他只有立穩這個人設,他才能在貞觀朝繼續走下去。
李二也只能容忍一個心中只有大唐的魏徵,絕對容忍不了一個心中有其他想法的魏徵。
不單單他,就連侯君集在內的所有人,也都點了點頭。
確實,李承乾的發展勢頭太過強勁了,已經讓他們這些老傢伙都感受到了不可控制的壓力。
再不限制李承乾的發展,未來,李承乾想回大唐登基,都可以直接自己硬來了,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李二見狀,點了點頭。
對於自己的這些臣子,他還是滿意的,雖然大家都有各自的心思或者說是立場,但在大唐這個基本盤之下,眾人的觀點還是極為統一的。
這一點兒,他很讚賞,也很欣慰。
這就是他李二的臣子。
當然,想是這麼想,但他還是說道:“限制就不必了,高明畢竟是我大唐的太子,他想徹底的成長起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哪怕是阿史那泥孰歸順了他,但這於他而言,未必就是好事兒。
說起來,西突厥也未必就是阿史那泥孰能一言九鼎的。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只有做好自己,才不顯得我們那麼無能。”
聽到李二的話,大家心裡都暗暗嘀咕道:虛偽!
最他娘想打壓李承乾的絕逼就是伱了。
可這話沒法說,李二作為一個父親,自然不可能親口說出要打壓自己兒子的話,這話只能讓他們這些當臣子的來說。
否則,大家還表個什麼態?
這會兒,聽李二這麼說,李孝恭也是笑道:“這倒也是事實,西突厥派系眾多,此番雖然阿史那泥孰得勢,且歸附了高明,但真要說起來,未來,還有得那小子頭疼的。
這些異族,今日歸附,明日反叛,早已是屢見不鮮的事兒了。”
說到這個,眾人也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的確,這就是異族的特色。
他們的歸附,其實不值錢,真不值錢,又不是沒有異族歸附過大唐,然後又反叛了的。
這樣的事兒,可不少見。
其實李承乾也不想這麼早拿下西突厥,只是阿史那泥孰在大明王廷的開國大典上整那麼一出,他沒法拒絕罷了。
如果可以的話,李承乾更希望現如今先經營好大明王廷的固有疆域,疆域雖然不大,但小有小的好處。
方便他管理,更方便他操作和發展。